縱觀昔日勢均力敵之對手、平起平坐之隊友,如今已然成長為名震四海的天之驕子。
成長速度之快,“武林十七俠”情誼之深,無不讓人望而興嘆。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連帶著,他們的家族、幫派,在武林中的地位、聲望,也隨之大幅提升。
他們自身,更是連堂堂家主、幫主、門主之位,都已不屑一顧,更遑論少主席位。
……
而自己呢?
即便在自家那個小小家族,或者是不入流的幫派之中,地位也是每況愈下。別說家主、幫主、門主了,就連少主之位,也是搖搖欲墜、朝不保夕。
箇中原因,主要是失望。
族中長輩、幫派長老,暗恨其夜郎自大、鼠目寸光,不但錯過了與華楓等人交好的最佳時機,甚至還略有交惡。
不然,自家勢力也會得到急劇膨脹,也會在當地武林出人頭地。
又何須像現在這般,處處低人一等、時時寄人籬下?
心性如此之差、目光如此之淺,讓對他們給予厚望的長輩,無不大失所望,無不心態大變。
讓親者無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同時,只能暗中著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其墜落、褪色。
……
這幾家不但有獨特的幫規家法,還有一個奇怪共同點。
長輩對於成年子弟,除了指點武功之外,其他的,像做人、做事等,都不能有任何干涉,也不能耳提面命。
一旦發現有違規之處,該支人馬立即全部打入“冷宮”,終生不得重用,並切斷所有練武資源,相當於任其自生自滅。
不問可知,地位必然也是一落千丈。
之所以這樣做,是基於兩點考慮。
其一,培養其獨立思考、獨擋一面之能力。
其二,增強其自覺性、自制力。
那些長輩認為,只有透過自己感悟、自己努力,成長起來的優秀子弟,才足以擔當重任。
……
少主之位不保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不求上進。
黎平、楊不凡等人,自認為在年青一代中,武功地位都已出類拔萃。因此整日虛度光陰、荒廢青春,與一些阿諛奉承之輩,喝酒吃肉、欺行霸市,當真是風頭無限。
潛移默化中,習武不再刻苦,對人不再謙恭,做事不再高調。
久而久之,以往的耀眼光環、自身的些許優勢,早已不復存在。最後,只能在不知不覺中湮滅於眾人。
基於上述兩點原因,拿掉其少主之位,實也在情理之中。誰又能放心大膽的將重任,交給如此浮誇之人?
“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此話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