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和潘麻子告了別。
我將大白豬妖留給了潘麻子,他要拾起潘爺爺的趕屍匠工作,有頭活生生的大妖在身邊,安全方面會好一些。
潘家姐弟決定下午將潘爺爺的屍身下葬,所以潘妮兒要等明天再去星城。
一切商議停當,我便和老人販子和將臣、天師張坐上了省際班車,佘上國則繼續留在臘爾山,幫潘家姐弟處理些雜事。
臨上車時,佘上國悄悄地把我拉到一旁,再三懇求我在何長老面前美言幾句,說他的目標就是以後的何長老,專司一方門派事務,美!
我答應了他,其實別看上三道在民間聲名不顯,可對於地方大派來說,還有極為勢力的。
......
班車是中巴,和來時的計程車舒適度不能相比,拐來拐去的山路坐得人頭昏眼花。
將臣仍是一路閉眼養神,天師張則一路逗懷中的兔精,有時也擺弄手中手機。
老人販子和我坐在一起,他詳細過問了老門主和釋誠大師的一些細節,還著重談起了他對地府的認知。
他可能明白我的下一站就是地府了。
對普通人來說,地府是人生的終極歸宿,是充滿未知和恐懼的地方,窮其一生也無法深入瞭解。
而對道門來說,地府就相當於一個地方的職能部門,雖然也很少有人去過,但總歸沒了那份神秘感。
老人販子行走江湖一生,處理過的靈異事件不說上千,幾百件也是有的,而他對地府的瞭解又和其他道士不同。
他告訴我,普通道士對地府的概念有個誤區:
他們認為,人死後就會進入地府往生,會自然而然地進入黃泉路奈何橋等。
其實這麼說是不對的。
人死後的亡魂確實會進入另一界,但不一定是地府,而是——鬼界!
鬼界也稱幽冥界,又稱陰間,是人界所有魂魄的棲息地和大本營。
它們有些在幽冥界得了某種機緣,躲在某處靜靜修煉,以期修成鬼仙之身,從而獲得行走三界的權利。
有些則碌碌無為,終日混跡於幽冥世界,給這個勢力打打工,給那個勢力賣賣命,總之都是為了壽元。
當然,更多的亡魂則是進了地府,受人書“生死冊”管轄約束,透過你生前的所做所為來決定你的去處。
進了地府的亡魂共有三個去處。
第一個去處是幽冥地獄。
這裡是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的地方,獄壘森嚴,酷型無數。
而幽冥地獄的掌管者,就是民間熟知的四大閻君了。
現在有很多電影都稱十殿閻王,其實這是融合了佛教教義而形成的。
其實在華夏的三界神話體系中,閻君只有四位,上面提到過這裡就不表述了。
閻君的職責很重要也很簡單,讓幽冥地獄正常運轉,該懲戒的懲戒,該釋放的釋放。
那有些朋友就問了,進了地獄還有釋放的?
當然會有!
“生死冊”很奇妙,其中不僅記錄了亡魂的陽間壽命,還有陰間壽元,大惡之人甚至還有受懲戒的具體年限。
而當亡魂被各種酷型懲罰至年限後,它們便會被閻君再次裁決,決定它是繼續受罰還是可以重新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