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圖形是以山形、地勢為參照倉忙畫下的,姜老所說的線路一直延伸到地圖的最左邊。
姜老在此隱居多年,他再次細細察看後,篤定道:
“沒錯了,這處地方離此地不近,就在春市內的飛劍潭。”
九十年代的網路還沒有大肆發展,很多資訊都沒有流通起來。
據姜老介紹,飛劍潭的得名與道家兩位神仙有關。
......
說很久以前,那裡本沒有潭水,只有群山。
有一年,這一帶大旱,死了很多人。
當地的土地司職一方,見此情景非常著急,於是上報天庭,天庭派呂洞賓、鐵柺李帶上“龍泉劍”前往此地開河。
本來事情很簡單,豈料這兩位神仙卻是個棋迷,一路上都在討論棋藝、棋局,並且一談就是三天三夜。
這可急壞了土地,於是乍著膽子提醒了一句。
這鐵柺李一驚,不小心將劍掉了下去。
天庭神劍威大勢猛,竟將土地紮了個大洞,自洞裡流出了汩汩的泉水。
兩仙著了慌,破壞土地倒是不怕,丟失了天庭神劍卻是大罪過。
呂洞賓性急,按下雲頭在水裡就是一陣亂摸,劍沒找到,反倒把洞口越摸越大。
他心惱之下,衝著地面又狠狠地跺了幾下。
俗話說,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這幾下將地面越跺越深,泉水越積越多,倒形成了一片深潭。
而鐵柺李因為腿腳不便,就用柺杖在附近的水裡亂攪,被他攪過的地方竟形成了九十八道灣......
倆神仙傻了眼,不敢繼續逗留擴大事端,自上天庭領罪去了。
自二仙過失形成大片水潭以來,此地風調雨順,地靈人傑。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個姓許的道士看中了這個地方,來此地隱居。
他一來就又出事了。
不知從何處來了兩條孽龍,盤踞在潭中興風作浪,攪得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許道士,又號許真君,自命道法高深,於是自告奮勇前去收伏孽龍。
可兩條孽龍非等閒之輩,兩龍一人在潭中鬥法許久,許真君也未能成功收伏。
也許是天眷百姓,正當許真君扛不住的時候,那把被呂、李兩仙弄丟的“龍泉劍”突然冒了出來,將兩條孽龍困在一處溶洞中,才大功告成。
許真君經此役後,自覺道法淺薄,自罰在此鎮守云云......
姜老侃侃而談,講完後又道,這些都是當地人的口中傳說,開河造潭之說荒誕不經,不足可信。
至於許真君故事,倒是有幾分道家色彩。
小和尚受傷不重,有呂甜照顧,應該問題不大,所以他打算親自前去。
我考慮半天,還是決定也走一趟:
魔道出動兩位長老來人間,不擇手段地蒐括神兵。
如果飛劍潭真隱藏著干將、莫邪兩柄神兵,又被魔道長老所得,那以後對付起來不是更難了麼?
況且姜老是守劍人之後,更是重任在身,他獨自前往的話凶多吉少,有我在旁,也可照拂一二。
我與姜老商量了下,呂甜回來後,我把打算告訴她,讓她在這幾天照顧好小和尚,等我們回來再讓姜老正式教她道法。
呂甜很爽快地答應下來。
姜老又帶著呂甜拜訪了幾家鄰居,有事也可以讓鄰居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