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年苦修 (第1/2頁)

回屋穿好衣服,楊峻走出寨子,一路上有幾聲犬吠之聲響起,天門寨四周一如既往的幽靜。

雖然天色漆黑,但這條路,楊峻走了十年了,一路上有什麼花花草草,泥土石塊,他一清二楚,閉著眼睛都能安然前行。

七彎八拐的,穿了一處林子,然後躍上一處石臺。

這處石臺名叫龍首臺,是一整塊巨石,突出山體有兩丈遠,在白天,站在此處,毫無遮擋,視野極好。往東望去,可以遠眺整個燕然城。

但此時天色昏沉,只能看到燕然城模糊的輪廓,如同一隻巨大的烏龜趴在大地上。

片刻之後,東方泛白,啟明星亮,天空霞紅,寶藍的天幕鑲上一片紅霞。

“太陽初升、萬物甦醒、生機勃發,正是一日之中吐故納新的大好時機,每日清晨修行,以天地之清氣洗滌體內濁氣,心法修行事半功倍!”

這是十年前,祖父第一次帶著自己來到龍首臺,第一次教導自己心法時說的一句話。

楊峻雙目微閉,深深吸了一口氣,調節氣息,令自己身體松靜自然。

這時從遠處天際,一道紅光照射過來,堪堪落在這座石臺上,落在楊峻的身上。

在陽光落在身上時,楊峻心有所感,身有所動。

“舉物託天!”

他心中默唸一聲,步移平肩,含胸收腹,雙手從兩側緩緩舉止頭頂,翻轉掌心向上,向上緩緩託舉,足跟一併起伏,雙掌舉過頭頂後,似有重物託舉,翻轉掌心向下,沿著體前緩緩將雙掌按至腹部。

“挽弓平天!”

左腳向左側跨出,身體下蹲成馬步,左右開弓伸展,如同彎弓射鵰。

......

這是荒土上,最常見也是最普通的一套修行心法,名叫“八轉行氣術”。心法傳承久遠,起源已經是無從考證。

八轉行氣術,共有八式,分別是舉物託天、挽弓平天、立地擎天、扭轉天柱、形是搖光、盤血舒脈、氣感交融、神遊蒼穹。

八式名稱大的嚇人,但卻是爛大街的心法。在大虞國街上,若地上有一本八轉行氣術的功法,修士都懶得彎腰去撿,常人可能會拿起當廁紙使用。

每一式又有八轉,共有六十四轉,一式為一境,一轉為重,八轉六十四重,易學難精。特別是後面三境,一轉難過一轉,一重難過一重。

即使有修士,艱辛萬苦,修行此心法到精深處,練出了內勁,所練出來的內力,平淡無奇,沒有強大的戰力,連兵級心法都不如,更不要說比得上將級心法和王級心法了。

別看現在八轉行氣術狗嫌貓厭的,但在數百年前,卻興盛一時。

當年大虞國一代雄主武帝姚徹,曾盛讚八轉行氣術如山之基、如嶽之巔,非大毅力、大智慧,不能成,並說如果可以重修,他當以此術作為築基心法,夯實武道之基。

甚至還透露,其先祖,大虞國開國君主姚弗勝,早年也是修行此術,並從中得到啟發,開創了虞國皇室秘法絕學,金剛弗能勝神功。

得到姚徹溢美后,八轉行氣術在虞國興盛起來,人人都嘗試修行。

但幾十年後,特別是武帝死去之後,八轉行氣術修行熱潮便急速褪去,後人還暗自腹誹姚徹信口開河,耽誤了大虞國修士,險些造成大虞國修士斷層。

修士修行,逆水行舟,朝夕必爭,任誰都沒有辦法,在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上,耗盡心力。

雖然如此,但這八轉行氣術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勤加修煉,還是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

而且心法中正平和,易學易懂,故而大虞國的世家宗門,常常將此術作為啟蒙功法,教導小孩子。

待到小孩子八九歲時,判斷小孩子是否有修行天賦,還有資質水平,進而因材施教,教導世家宗門心法秘法,以世家宗門心法築基武道。

強大的心法能讓修士壘起修行高樓,勇猛精進,一往無前。而一般功法,到了一定階段便會成為瓶頸,成為修行路上的阻礙。

在十歲時,楊峻也曾想轉修山熊吐息術,但運轉山熊吐息術時,令他體內經脈疼痛難忍,後來在祖父的干預下,他便放棄嘗試,專修八轉行氣術。

“此法得到太祖和武帝的讚譽,定然有其獨到之處。難道太祖和武帝的眼界還不如這世人?”

於是,這十年來,他日復一日,從不間斷,每日修行此術。

最新小說: 劍道之主 躍蒼穹 星沉戰史 開局一扇門,全靠自己搶 師孃別這樣,師父在隔壁 無限轉生我總是死於意外! 洪荒:殺敵爆修為,闡教崩潰了 詭影龍脈:東海沉船的超導碑文 大日焚天經 大師兄萬歲! 富二代修仙傳 全能主角導師 誰說沒靈根不能修仙的? 尋仙啟示錄 絕世天驕有如何:我開掛你怕啥? 誰說他修仙天賦差的? 我劍證魔道,屠盡天上仙 玄幻:我以神脈覺醒無窮體質 我向仙王借了個腦子 玄幻:開局科技界,猥瑣發育,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