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計劃,早已討論過。
不過,只有他和帝辛兩個人知道。
那個計劃的詭異程度,絲毫不亞於殷歷533年的那個計劃。
虞名掃了一眼四周,內心回想著那個計劃。
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計劃。
雖然還是由他自己來執行,但這一次,他將孤身作戰,不在大商的主場,而在……
原本,他不打算親自去執行。
但是,他繼承了父親的遺志。
他們都是殷商的守護者。
為了殷商,他們不惜一切代價。
由於變更後的計劃太過驚人,所以他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獲得帝辛的許可。
還是等到父親的葬禮之後,再與天子溝通吧。
虞典的離世,是殷商的損失。
巨大的損失!
商伯曾這樣評價虞典:“一人可當百萬師。”
虞典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虞典一個人,就抵得上百萬大軍。
舉世震驚的時間差戰略,也只有虞典能提出來。
這樣大膽的戰略,也只有帝辛能果斷採納。
所有人都在惋惜這位殷商執政官。
虞典的一生,堪稱傳奇。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這位血氣方剛的太史默默無聞,但在人生的最後二十一年,綻放了最耀眼的光芒。
大器晚成?
一步登天?
無論如何,虞典都擁有了輝煌的二十一年。
有的人輝煌在開頭,有的人輝煌在中年,有的人輝煌在結尾。
子庚還在哭。
這個少年被獲得了虞典極高的評價。
他從虞典這裡學到了他所珍視的東西。
如果可以,他也希望在他登上殷商王座的時候,有虞典當他的執政官。
費仲擦了擦眼淚:“執政官是我的榜樣。當年,我還是朝歌大學的一名大學生。我是以殷商執政官助理的身份,第一次和執政官共事。
“執政官是我所見到的最有智慧的人。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告訴自己,要達到執政官的水平。其後很多年,我都在執政官的指導下成長了許多。
“他是不可替代的。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達到了他的水平,但我會竭盡全力,傳承他為殷商效力的忠誠。”
費仲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想的。
他的出身並不高貴。
有幸得到天子的垂青,才得到殷商執政使的位置。
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在朝歌大學嶄露頭角。
他感謝天子的信任。
更感謝虞典的鼓勵。
“費仲,你不必自卑。你不是出身豪門,但你可以開創一個豪門。我也不是出身豪門,但照樣被天子看重。當今天子,是一位賢能明君。他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出身高低而有所偏見。這一點,我非常瞭解。因為,他是我的學生。我知道,他與任何君王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