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子庚,紅梨花印象最深的,是為大商落淚事件。
那是殷歷536年。
那一年,子庚6歲。
那一天,紅梨花記得很清楚,正好是她與帝辛第三個兒子、子玄滿月的日子。
子玄滿月,飛廉一家、阿虎一家、虞典一家、子仲一家、費仲一家都來祝賀。
帝辛在摘星樓旋轉餐廳舉辦了一場小型宴會。
大家都很開心。
嬰兒車裡的子玄獲得了很多禮物。
1歲多的子牧也蹭到了不少禮物。
子語和子庚作為大姐、大哥,自然而然就為兩個弟弟歸納禮物。
姐弟倆把所有的禮物擺成了一座高塔,讓在場所有人讚不絕口。
午餐過後,帝辛提議,去朝歌郊外的梨花村轉轉。
大家一致同意。
平時,大家的工作都很忙,很少像這樣聚在一起。
而且,他們都在朝歌生活了很長時間,但對於朝歌郊外,卻涉足不多。
唯一有發言權的,就是帝辛夫婦。
他們不僅常去朝歌郊外踏青,還在梨花村有一座小院,甚至還種了幾畝地。
這些地產,平時雖交由梨花村的村民管理,但每當帝辛和紅梨花過去的時候,所有的工作就自動還給了他們。
在梨花村逗留的時候,帝辛和紅梨花就像其他村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們和尋常百姓別無二致。
梨花村,是最安全的所在。
這裡所有的村民,都是天子侍衛。
梨花村裡的少年少女被優先輸送到朝歌王宮。
梨花村民,是距離天子最近的人。
帝辛說:“我是梨花村村民。”
紅梨花說:“我是梨花村村民。”
梨花村的生活,與朝歌的生活完全不同。
朝歌繁華,梨花村樸素。
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
彷彿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帝辛和紅梨花喜歡這種落差和起伏。
他們也想把梨花村的生活分享給飛廉一家、虞典一家、子仲一家、阿虎一家、費仲一家。
帝辛說:“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那一天下午,他們就來到了梨花村,帝辛和紅梨花的小院。
孩子們非常開心。
不同於朝歌的高樓大廈,梨花村有寬闊的田野和樹林供他們奔跑,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