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大學的期末考試,發生在殷商運動會的第三個比賽日。
而這一天,恰好就是殷商運動會的休賽日。
朝歌大學的學子們有福了。
考完試,直接去看殷商運動會,完美!
這是天意,也是人福。
朝歌大學的課程培養方案,將一年的時間劃分為了四個學期。
這不同於後世的一年兩學期制,而是一年四學期制。
可能29世紀的人不理解了。
一年四學期,也太緊湊了。
時間夠用嗎?
這些問題,對於殷商時代的學子們來說,完全不存在。
他們,已經習慣了一年四學期。
這樣的學制,好處多多。
首先就是升級快。
雖然是一年四學期,但與後世一樣,朝歌大學是兩學期升一級。
也就是說,一年可以升兩級。
而且,朝歌大學也是四年級畢業。
這就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進入朝歌大學學滿兩年之後,就可順利畢業,取得朝歌大學畢業證書,以及本科學士學位。
作為世界一流大學、最頂尖學府,朝歌大學的畢業證,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只要亮出朝歌大學的畢業證書,就證明過硬的資歷。
最起碼,在朝歌大學學習過,說明學習能力、眼界見識是不錯的。
層次不一樣。
或許有人說,朝歌大學也有學渣,也很垃圾。
但那不一樣。
就算是學渣,也見識過別人的優秀,知道確實存在這樣一批人,擁有改天換地的能力。
但如果不進朝歌大學,就不太有可能獲得這份見識。
是的,單單是見過,就已經是優勢。
很多時候,很多成功,也只是源於一次見過、一次聽過。
姬考和姬發去年下半年就進入朝歌大學了。
他們已經從大一新生,變成了大二老生。
過了這個期末考試,他們打大二年級也就過半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
去年,還是帝乙在叱吒風雲。
今年,已經是帝辛鞭笞六合。
世界的發展,太快了。
節能減排的規則,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