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大半年來跟隨劉天浩帳下耳濡目染之故,呂布對於眼前的千號流寇,不屑於砍殺,因為實力太過懸殊,所以,他第一次把自己放在劉天浩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然後,他就把孫偉這一千人給招降了,並且還保證說,自己主公乃當世仁義之主,必然不會為難孫偉他們,而且,還為給他們安排營生!
果然,劉天浩現在非但真的沒有為難他們,還真的給他們安排了營生之所——繼續回返太行山!不過卻不是回去做匪了,而是當兵!搖身一變,他們從匪寇變成了官兵,吃軍糧拿軍餉!
當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不過這出戏對於孫偉而言,是一出喜劇而已!
表過一番忠心之後,孫偉歡歡喜喜的領著自己的原班人馬,換了劉軍甲冑兵器,帶著糧草還有劉天浩安排給他們用於開山拓林的工具,徑直往太行山而去!
劉天浩放任孫偉他們離開,自然是心中底氣十足,不怕孫偉再反!
這個年頭,老百姓只要有口飯吃,誰願意去刀口舔血,冒天下之大不韙,淪落為賊寇,揹負幾世罵名?現在劉天浩給了他們身份,給了他們尊嚴,給了他們糧食,僅僅只是命令他們去開山擴林,這種事,根本就沒什麼危險!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孫偉還敢反叛,那劉天浩絕對不會再給他第二次機會,直接剿殺乾淨!
河北大地上的積雪已經慢慢融化,雪水下面的土壤裡慢慢冒出了小草的嫩芽,田地裡冬小麥的麥苗也是綠油油一片,在逐日拔高!
鄉間麥田,劉天浩和蔡文姬挽手踏青!
看著這些城外滿目麥綠,劉天浩的一顆歡快的心,慢慢糾結,這一茬冬小麥,該是今年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收成了,待到六月裡春小麥長起來後,旱災蟲災也將發生在河北大地上了,那一季的農作物將顆粒無收;河南地區也是難以倖免,只不過河南地區發生的澇災蟲災而已!
“唉,文姬,我們回去吧!”劉天浩意興闌珊的對著蔡文姬說道。
“天浩哥,怎麼了?”蔡文姬很少發現劉天浩有心灰意懶的時候,所以特別的疑惑。
隨著兩人的慢慢相處,互相之間的稱呼也是慢慢改變,沒有當初的你儂我儂,卻又多了一絲小夫妻間的甜蜜和平淡!
“沒什麼,走吧,這天下,就要亂了!”劉天浩淡淡回答蔡文姬說道。
蔡邕曾經找過劉天浩私下談過,他並不希望劉天浩把蔡文姬牽扯到亂世裡來,劉天浩當時只是苦笑,他既然決定要在這亂世裡攪和一把,如何能夠保全蔡文姬置身事外?
最終,劉天浩決定,所有事情自己扛,儘量讓蔡文姬平平淡淡、清清靜靜的生活在自己身邊!
回到盧奴城王府,劉天浩直接去找了蔡邕。
“岳父大人,先前我跟您商量的事,您考慮的怎麼樣了?”劉天浩對著堂上正在看書的蔡邕問道。
蔡邕早早就注意到劉天浩和蔡文姬進了大堂,聽到劉天浩這麼一問,連忙放下書卷,開口說道,“你所說的倒是好事,南陽、穎川二地皆是學風盛行,獨獨這河北冀州幽州沒有學府書院,如果在中山開辦書院,倒是能夠解決兩州學子求學之苦!”
“那您是同意了?”劉天浩開心說道,喜悅溢於言表。
蔡邕瞅了劉天浩一眼,緩緩說道,“同意自然是要同意的!但是,我一個人勢單力薄,怕是難以撐起一座書院啊!”
“啊?怎麼可能啊?您可是當世大儒、文人翹楚啊?怎麼會力所不及呢?”劉天浩急迫說道。
“瞧你這個急性子,我還沒說完呢!我有兩位好友,一為涿郡盧值盧子幹,一為北海鄭玄鄭康成;這二人腹中才華文略皆不遜於我!然而盧子幹現如今卻是在洛陽為官,鄭康成卻是和我一樣,因黨錮之禍,避禍於北海老家!”蔡邕緩緩說道。
“您的意思是,我們請鄭玄先生前來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