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一直以來,太忙了,後世那麼多先進的工藝水平,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搞一遍,沒那個精力,也沒那個資源!
現在,幾千斛的陳腐爛糧擺到了劉天浩面前,終於讓劉天浩心中釀造白酒的那個想法,再次甦醒了!
“殿下,那我倆現在就去辦!”
李揚、王濟一聽劉天浩吩咐,連忙抱拳應命,這個事情太簡單了,別說是全價收購那幾家酒坊,就是讓他們折價,他們也得屁顛屁顛的趕緊把酒坊賣了,倒不是李揚、王濟仗著權勢欺負他們,而是,開酒坊真的賺不了多少錢!
這個年頭,窮苦百姓連肚子都填不飽,哪兒有錢沽酒喝?指望有限的地主士紳豪強喝,他們能喝多少?酒又不好喝,而且,士紳豪強喝酒,可能還不給錢,人家用強的!
“慌什麼?等等,我還沒說完呢!”劉天浩眼看李揚、王濟轉頭要走,急忙喊住他們。
聽劉天浩這麼一喊,李揚、王濟趕緊停下腳步,轉過身來,一臉窘迫尷尬,“殿下,您還有什麼吩咐?”
“他們的酒坊我要買,但是,我得重新建造個酒坊!”劉天浩開口說道。
李揚、王濟,還有賈詡都是齊齊一怔。
賈詡目露思索,開口說道,“難道主公所說的鬼谷釀酒法,對這酒坊有特殊的要求?”
劉天浩打了一個響指,微笑說道,“還是文和聰明!沒錯,酒坊非常重要!我買他們的酒坊,只是看中了他們的釀酒工具,還有已有的酒麴;至於真正的酒坊,對我來說,沒有大用,我要建造我們自己的酒坊,獨一無二的酒坊!”
獨一無二的酒坊?賈詡三人還真被劉天浩忽悠住了!
劉天浩知道,他要釀酒,只要從三個方面稍微改善一下,就能夠把這個時代的酒水檔次提升好幾個級別!
第一,就是酒麴。酒麴的使用量十分講究,漢朝的釀酒術,酒麴的量佔比太多了,不僅增加成本,還影響了酒水口感;至於酒麴的改善,劉天浩的想法就是,把原來一次性的把酒麴、糧食混合一起的做法,改為逐次新增酒麴到糧食裡;一共九次新增,不僅沒有一次性新增法加進去的酒麴多,還更能使活菌繁殖速度加快翻倍,這樣,將節省更多的酒麴!
第二,就是窖藏發酵。在漢朝,一次釀酒的週期非常短,沒有大酒窖發酵這一過程,直接就是三五日等酒麴和糧食混合微微發酵後,就裝罐作為成酒出售飲用了,所以,現在這酒度數才超級低的!
第三,真的就是一千六七百年之後的工藝水平了――蒸餾!釀酒如果不蒸餾的話,度數非常難以提高,除非封存在酒窖裡放上十年八年的;後世裡說的女兒紅酒,就是靠時間醞釀出來的,九九一十八載,方得一罈女兒紅!雖然蒸餾技術是出現在近一千六七百年後,但是劉天浩在北京讀書時,曾經參觀過二鍋頭的釀酒博物館,知道寥寥幾件竹製工具就能組成一套簡單的蒸餾裝置,所以,蒸餾,在這個時代,行的通!
“主公,你所講的這個酒坊,有什麼要求?”賈詡看待問題,往往能夠一針見血,切中要點!
劉天浩讚許的看了賈詡一眼,開口說道,“這酒坊,最好建在活水源頭,最好是上等的泉水,甘冽涼寒!”
“上等泉水?甘冽涼寒?”王濟喃喃重複劉天浩的話,忽然眼睛一亮,“殿下,您可知道我們中山國這中山二字還有盧奴城這盧奴二字的來歷?”
劉天浩一聽,頓時一愣,自己剛剛說道的話題明明是泉水,怎麼王濟突然給拐到了中山國名、盧奴城名之上了,“哦,莫非這裡面還和泉水有所關聯?”
“我們這之所以叫中山國,乃是因為國中有山,而這山就是我們盧奴城中的那座鳳鳴山;而盧奴城一說,相傳古時城內有池,水色黑而不流,水黑曰“盧”,不流曰“奴”,故曰“盧奴”。直到中山靖王殿下封王中山之後,在鳳鳴山上建鳳鳴塔,自山頂挖的一口清泉,清泉沿山而下,匯入池中,池水方才變得清澈流淌起來!”王濟侃侃而談道,他也沒想到他了解的這些個奇聞軼事也有用到的一天。
“哦!那泉水可是甘冽涼寒?”劉天浩兩眼冒金光。
“沒錯,的確如殿下所說,甘冽涼寒!”
“好,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