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浩連忙道,“元放若是此刻出發,怕是要三更半夜露宿野外了,先在這許家莊上再借住一宿,明日動身不遲。”
又轉頭對糜竺說道,“子仲一會且休書一封,再安排隨行僕役護送元放,務必妥善安排,但凡元放一應所需,盡皆提供,不得怠慢。”
糜竺連忙應承下來,心想,主公真乃禮賢下士不拘小節之人,這要把隨行僕役盡皆安排護送華元放趕赴徐州的話,那麼自己等人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了,不禁是微微苦笑。
華佗也發現,現在就出發的話,的確算是荒唐,也就跟著劉天浩三人回返許褚家。
許褚家現在已是一片忙碌,磨刀霍霍,烹豬烤雞煮羊,各種香味溢滿整個院子。
太史慈許褚尚未返回,眾人也不擔心,許家對於許褚、劉天浩對於太史慈,皆是信心滿滿。劉天浩心想,這還是許褚、太史慈尚未曾經過戰爭,等他倆經歷過一次哪怕是幾十人的小混戰也好,那二三十人絕對不會放在此二人眼中。
此番剿匪,本就是劉天浩故意為之,就是要鍛鍊二人。既然已經遇到了許褚,自然要收服過來,許褚那智商差華佗幾條街,連華佗都被自己搞定了,還怕搞不定一個許褚。
自己到三國最大的優勢,就是領先這個時代一千八百年的知識,知識就是力量,我懂農工經商,我懂這三國群雄大部分人的性格特點,我知道每個人想要什麼,我就誘惑你想要的,還怕你不來?
劉天浩決定,就在晚上這場慶功宴上搞定許褚。
大概過了一個多時辰,太史慈許褚終於返了回來。
劉天浩他們迎了出去一看,好傢伙,他倆不像是去剿匪的,他們自己反倒更像是賊寇。
原來,這太史慈許褚,一在前,一在後,中間跟著那二三十‘賊寇’——也許現在不能再叫賊寇了,因為看這架勢,他們該是被許褚太史二人降服了。劉天浩數了數,共計二十二人。
這裡面,二人共騎一馬,倒省出不少馬匹來。武器傢伙皆是被卸下,綁在了另外幾匹馬上;還有幾匹馬倒是馱了幾個粗布麻袋,裡面鼓鼓囊囊,不知是什麼。
看見劉天浩他們迎了出來,太史慈許褚立刻下馬行禮。‘賊寇’們也是紛紛下馬,站在馬邊上不知所措。
劉天浩大笑著對糜竺和許褚的老父說,“果不出我所料,飯菜尚未準備好,這兩位英雄卻已凱旋而回,子義仲康真是好生了得啊,哈哈”
那邊太史慈聞言道,“謝主公誇獎。仲康武藝高強,我不如他。”
許褚見太史慈如此奉承,連忙道,“我佔了年長你幾歲的便宜,再過幾年,你我應該相當。再者,你聰慧異常,我卻遠遠不如你。”
劉天浩聞聽二人互相恭維,連忙詢問二人箇中原委。
原來,那山上本來是有二十四人,一個頭頭帶領著二十三個小弟。交戰中,那頭領不肯上前,只是待在後面,反倒催促手下上前圍攻許褚太史慈二人。說起來這幫山賊也頗勇猛,奈何他們今番卻是遇到了更狠的人,一番遊鬥下,反倒是被二人一一打翻在地。
上山之前,太史慈就激將許褚要生擒眾賊,許褚自是不怵。
待得一干賊等皆是鬥不過這二人時,頗有退意,卻不料那最後面的頭領卻是上前一步,一刀砍翻一名自己人,惡言逼迫眾人繼續上前。
眾人只得聽命只得繼續上前圍攻許褚太史慈,哪曉得那頭領竟是兀自轉身逃了開去。
太史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瞥見那頭領獨自逃命,當即是大喝一聲,“還不住手!且看你們那頭領哪裡去了?”
眾賊回頭一看,不禁傻了眼,頓時也沒了戰意。
太史慈見那賊首已逃遠,當即舉弓搭箭,一把射出,白羽電閃,正中那賊首脖頸,立時斃命。
賊首這一死,正似敲山震虎,殺雞儆猴,剩下一干人等紛紛跪地請降。太史慈許褚二人自是應允。
降匪之中有三倆個伶俐人,又對許褚太史慈言及,山上洞里正存放著最近搶劫的贓物,尚未來得及消化。
天贈之財,怎能不受?於是就有了劉天浩他們在莊子前面看到的一幕。
經過這一戰,太史慈也是真心佩服許褚的武功了,而許褚,也為太史慈的機智拜服,再也不復出發前那針尖對麥芒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