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史書記載,糜家祖籍東海朐縣。自黃巾之亂開始後四年,陶謙因平叛黃巾有功而獲封徐州刺史,糜竺才入仕被陶謙聘為別駕從事。
糜芳雖然沒有什麼謀略,卻是小有勇武,弓射馬術,也算是了得,因而一同入了陶謙帳下,後來等到劉備入主徐州後,這兩人又一同投了劉備。
劉天浩本是這麼想的,既然陶謙尚在洛陽為官,糜竺肯定尚未出仕,那麼自己去東海朐縣應該能找到他,卻是沒有料想到,糜家老宅雖然在朐縣,但是人家家業卻主要在徐州,糜家一族也基本都定居到了徐州。
說來也是,漢末最大的商人世家怎麼可能會盤踞在一個小小東海郡朐縣,而臨近東海郡朐縣的徐州作為大漢十三州之一,其經濟中心地位,其他十二州決計無法撼動,這樣,徐州自然而然就成了這個超級商人世家的首選之地。
三人策馬並肩同行。
劉天浩抬頭詢問道,“剛剛那群人是什麼人?為什麼圍攻你呢?”
糜芳聞言倒是一笑,一一道出原委,
“我糜家雖然立足徐州,然而基業卻是編及天下。上個月有一批貨物要發往東萊郡糜家商鋪,本不是什麼大宗買賣,奈何我家小妹頑劣,雖然年紀尚不滿十五,卻不知道從哪兒聽說東萊郡城坐落在東海之濱,又正好是盛夏,所以就遍撒潑耍賴哀求我大哥要去東萊,我大哥扭不過只得依從她,然而又放心不下,所以吩咐我一同前往來照顧她。”
劉天浩聽糜芳這麼一說後,倒是微微一笑。
糜芳說的的小妹應該是後世劉備的甘糜二夫人之一。當年趙雲威震長坂坡之戰,由於只有一匹馬,只救出了襁褓裡的劉阿斗,甘糜二夫人不想拖累趙雲,都投井自盡了,由此可見,這位糜家小姐必然是也是位貞烈的女子。
現在聽糜芳這麼一說,心想這糜小姐肯定是糜家的掌上明珠,否則的話,糜竺不會這麼依從著她的。
可憐的是,這麼一位千金大小姐,後來卻是嫁了那年近四十的劉備,不僅倒貼萬貫家產,陪著劉備一路顛沛流離,沒享到幾年清福,臨了反倒是落得個投井自盡,真是個悲慘。
這時候糜芳又接著說道,
“這一個月來,小妹可算是在東萊撒了歡了,家裡只有哥哥的話她能聽,她自幼跟著哥哥一起讀書,我不喜歡讀書,她就覺得我是個粗人,根本就不聽從我。要我說,女孩子家還真不能讀書,這以後嫁了夫家誰能降的住她,我看她以後一定是要吃虧的。”
糜芳這邊還沒有說完,前面卻想起一陣銀鈴聲,
“二哥你不學無術也就罷了,憑什麼不讓別人讀書,女孩子讀書怎麼了?我大漢朝不是還有女博士嗎?女孩子不讀書,誰去做女博士?大哥說了,咱家總不能一輩子經商,咱肯定要入仕的。”
這邊三人聞聽此言,忙抬頭向前望去。發現前面一輛馬車中,不知何時有一隻小手掀起旁邊的遮簾,正自探出一張小臉。
一見到三人看來,那小臉蛋立馬藏進了車廂中,放下了簾子來遮掩。
匆匆一瞥,劉天浩發現,這糜小姐雖然還沒有長大成人,卻已經是有了傾城之容。
回頭看糜芳,發現糜芳也正一臉苦笑著看著自己,劉天浩連忙報之一笑。
再看另一邊太史慈,發現這傢伙居然臉露緋紅,仍然直直盯著前方車廂,渾然不覺糜小姐早己躲進去了。劉天浩自然也不點破。
還好糜芳和太史慈分別走在自己兩邊,糜芳倒是沒有發現太史慈的憨態。
被糜小姐這麼一打斷,糜芳不禁又是無奈又是氣惱。然而卻是沒有任何辦法應付這糜家小祖宗,於是繼續剛剛的話題道,
“今日晌午,我們途徑那琅琊縣,用過早飯後正打算繼續趕路,卻發現客棧門有前幾個衣衫襤褸的人鬼鬼祟祟的對著我們指指點點。我看他們不像是惡徒,也就沒放在心上,沒成想,剛走兩個時辰,恰巧經過這片山林時,就竄出了剛剛那批子人。”
說完看了一眼前面的馬車,繼續道。
“我本打算讓家中趕車的僕役帶著我小妹先走,我自己留下來搏命為她們爭取時間,卻沒成想到等一纏鬥後,發現這幫子人全是隻會些三腳貓功夫,前邊的僕役見我不落下風,倒也停了下來觀戰。”
劉天浩聽糜芳說那十來人只會三腳貓功夫,不覺老臉一紅,心想,現在的我,連三腳貓功夫都對付不了吧。
糜芳不知道劉天浩所想,繼續說道,
“一邊纏鬥一邊尋思,這夥人應該就是晌午跟蹤我們的人。該是貧苦人家落草的,連個傢伙物什都不全,於是也不忍心痛下殺手,只打算將他們一一擊昏了事,卻是沒成想兩位正好在這個時候趕到,子義一衝上來,倒是嚇跑了他們,也算是吉利。”
劉天浩聽糜芳這麼一說,不由再次打量起糜芳來。
糜芳看起來二十出頭的樣子,雖然他自稱不喜讀書,劉天浩推測他肯定是讀了的,至少他感覺的出來,糜芳對儒家的禮義廉恥信孝悌廉是知道的。十來人都在圍攻他了,還能透過對方的裝扮物什判斷出善惡,還大度的要放過他們。要知道這個年代可不是那麼寬容大度的,孔子不是都曾經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這時,糜芳接著又說道,“天浩兄也不用詫異,我糜家本就是白手起家,靠的是賺取大漢天下百姓的錢而起家的,雖說做的都是公平買賣,心裡還是有歉意,所以才會有方才那番作為。”
糜芳這段話,倒是深深震動了劉天浩一把,這種觀點在後代人看來,叫做道德成本。現在連糜芳這種粗人都意識到了這個,那麼糜竺肯定也會這麼想,大漢所有的商賈都可能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