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第一大忽悠 > 第三章 我乃武帝之後

第三章 我乃武帝之後 (第1/2頁)

漢武大帝因為一時不查,導致太子劉據受小人造謠中傷而死於亂軍之中,心灰意冷之下,勒令史官將這一筆故事略去,並聲言,滿朝文武,如果敢有議論巫蠱之禍的,盡滅九族!

而過了接近四百年後的今天,當年那件事的細節早已化作風沙般,飄零淡去,民間風聞雜紜分說,也早已經是無據可靠。而這一點,正是劉天浩深思熟慮後,準備憑此借力化龍的謎團。

於是他繼續娓娓道來,“天下人都傳言說,太子劉據起兵反叛,最終兵敗後自縊而亡了,卻沒想到,太子根本不是反叛,而且事實上,最後也沒有兵敗自縊。”

劉天浩突然丟擲的這句話對於太史慈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因為劉天浩這個說法對普天之下人來說,可以說是聞所未聞的。不由驚異的追問道:“那太子劉據後來到底怎麼了?”

“你先別急躁,聽我慢慢講給你聽”

劉天浩對太史慈的反應貌似十分滿意,他的這個謀,只要能成功呈現在世人面前第一次,那麼後面的第二次第三次就會容易很多。

於是他繼續說道,“巫蠱之禍持續了很久,平叛戰爭後期,武帝豁然發現,他們父子倆被佞臣玩弄於鼓掌了,他發現他最疼愛的太子劉據是無辜的。到這個時候,武帝本欲赦免太子劉據的,奈何巫蠱之禍牽連甚廣,大戰已經導致近四十萬人罹難了,如果現在罷手言和的話,他如何對天下萬民交代?”

劉天浩說道這裡稍作停頓,看見太史慈又要追問,於是繼續道,

“武帝最終決定將太子的軍隊剿滅,然而卻又不忍心白髮人送黑髮人而讓自己的至親骨肉冤死,而且還是他最為看重的太子劉據,於是絞盡腦汁思考如何來破這個局,終於,武帝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就在自己身邊的人,他認為這個人應該能夠幫助自己破局。”

“武帝想到的人是誰?”太史慈終於忍不住發問道。

“高粱候酈疥,鬼谷一脈縱橫家酈食其的兒子。”劉天浩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大半,自己編的這個故事無論是從理性來看還是從感性上來看,都算的上是無懈可擊。

“楚漢之爭時,廣野君酈食其就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說齊王田廣投降高祖。然而卻因為半道上韓信嫉妒他的功勞,擅自帶兵攻擊已經降漢的齊王,而齊王田廣誤以為被別人合夥騙了,於是烹殺了酈食其。齊王韓信後來大概也是因此而被高祖滅掉的吧!”說罷,劉天浩和太史慈皆嘆惋惜。

“等高祖平定天下後進行分封時,高祖十分懷念酈食其,於是就破例分封酈疥為高粱候。而這酈疥呢,雖沒有立過一點功勞,但是他胸中所學的,可謂是盡得他父親真傳。所以,就在武帝為如何解救太子劉據而焦頭爛額之時,滿朝文武中,他最先想到的,反而是這個從未顯山露水的鬼谷後人,於是立即叫人傳酈疥覲見密談。”

不等劉天浩繼續講吓去,太史慈打斷道,“這酈疥到底向武帝獻了什麼計策,從而矇蔽了這段千古奇事?”

劉天浩微微一笑,示意太史慈給他端一碗水,喝完一口水後,接著說道,

“酈疥仔細的聽武帝將那件事從頭到尾的講了一遍後,低下頭皺著眉頭想了一回,旋即打定主意,對武帝說道,我父親當年勸說齊王降漢,最終卻是功敗垂成,即使這樣也還是有幸得到高祖垂愛,賜封我這個寸功未立之人以高粱候位,從而得以光耀門楣。然而,我經常捫心自責,食君祿而不能解君憂,這不是人臣應盡之道。”

劉天浩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好像引起了太史慈的共鳴,他那張帥氣卻又略顯稚嫩的臉上頓時浮起一陣血氣,一雙炯炯如煌的眼睛中也露出一股狂熱,心想:這酈疥真是個忠心耿耿的人。

劉天浩將太史慈的種種表情動作盡收眼底,不由也使想到,這太史慈也絕對是個忠勇好男兒!

看著太史慈渴盼的眼神,劉天浩繼續講道,

“酈疥突然長跪武帝,武帝連忙問為什麼要這樣?酈疥仍然長跪不起,然後抬起頭來對武帝說道,今天您為這件事情而困擾,那麼我酈疥定當為您分憂,武帝於是就問他打算怎麼解決?”

劉天浩又頓了頓,看到太史慈那模樣,不忍吊他胃口,於是繼續道,

“酈疥對武帝說,太子是肯定不能再留在中原了,所以我請求辭去高粱候位,一路護駕太子晝伏夜行,東渡海外蓬萊。武帝聽了後,連忙拍掌大喜,說道,這個計策真的是非常秒,果然不愧是鬼谷賢人之後。然而,武帝說完又是一陣皺眉,說道,如此這樣的話,讓你捨棄高粱候位,陪我那逆子終身隱據在那孤懸海外的蓬萊荒島,叫我如何對得起你呢?”

“您千萬不用牽掛,我自當秉明我鬼谷一脈師輩,舉脈遷往東海蓬萊,也勢必不會讓太子這一脈淪落為茹血飲毛之輩,我也保證會讓您的血脈後代一直延續下去。還不等他說完,武帝已經長身而起,扶起酈疥後大聲讚道,你真是我的肱骨之臣啊,一切都按照你的這個計策進行。說到這裡,不能不說武帝真是個雄才大略的君王,竟是讓他又想到個妙計。”

劉天浩是真的口渴了,於是又停下來喝了一口水,繼續道:

“武帝又對酈疥說道,鬼谷一脈三教九流,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次你們護送太子去蓬萊,我希望鬼谷一脈能夠收他為徒。所謂花無三日紅,日後如果我漢家中原一脈如果有什麼不測,鬼谷這一脈子弟自當應該東出蓬萊,來匡扶我漢家神器!”

講到這裡,太史慈不可思議的望著劉天浩,期待著一個攝人心魄的答案。

“而我,就是武帝第十四世孫,昔日太子劉據一脈,劉曌,劉天浩!”

太史慈沉浸在劉天浩的故事裡好久,好久。

最新小說: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