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勢”裡蘊藏著微末的“山之大道”這點從他明悟何為“大山勢”的時候就已經有所瞭解。而在不斷的練習和施展中,寧遠對於“山之道”也有了些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領悟,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加深這種領悟。
根據父親傳下的不知名奇門手段和“爻衍”的推衍,“道”的領悟最佳的途徑便是從“意”開始。而要領悟“意”,最好的方法便是去“融意”。將天地之間的“意”捕捉,融合到自身的靈魂之中。以“魂意融天意”。
這種手段從寧遠第一次透過觀想感知到元氣的時候就已經自然而然地掌握。他修煉三稜槍訣的時候便是透過演練槍法動作,呼吸和觀想三稜槍訣的行氣圖去引導天地元氣流轉身體的過程。而被吸納到氣海的元氣便是三稜槍訣所需要的元氣。
這個過程雖說是寧遠的主動施為,但其實大部分的過程是被動的。所謂的行功其實差不多隻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
融意則不同。“融意”需要寧遠主動去觀想,去感知天地間流轉的“意”,去分析,去理解哪些是他需要的“意”,然後透過自身的意志,精神去撼動,去捕捉自己需要的“意”,將“祂們”融合到自身的意志與精神之中,來領悟祂們的“心”,祂們的“真”,祂們的“道”。
這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將自身狀態調整到圓滿後,寧遠起身開始了又一次的挑戰。
挑戰,休整,再挑戰,如此往復。
不得不說,“空練一年不如捱打三天”這句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實戰對於某些人來說確實是修煉成長的最佳途徑。
三天後的下午,寧遠在以巧勁引開守門人的長槍後終於用“大山勢”第一次破開了守門人的防禦。
雖然只是讓守門人胸口的釉質層出現了小塊的破損,但對寧遠來說也是極大的鼓舞。
再一次休整完畢的寧遠持槍踏入守門人的攻擊範圍,在守門人長槍襲來的瞬間踏步上前,旋槍磕著守門人長槍的槍身鑽向它持槍的土質手腕。
守門人收槍防禦時同時收槍,神色一肅,一股隱約的氣勢浮起,手中長槍驀然間似乎沉重了很多,一道道菸圈般的空氣波紋蕩起,踏步上前,寧遠手中長槍緩緩推出。
“大山勢。”
這一槍是寧遠至今為止巔峰的一槍,也是包含了他至今對於“大山勢”這一招所有領悟的一槍。
如同“爻衍”所推演的一般,激起空氣波紋的一槍似緩實快的從攔截的長槍下方穿過,傾斜向上的長槍崩碎了守門人頭身結合部槍勢籠罩處的釉質層穩穩刺入暴露而出的核心。
守門人擊向寧遠身體的長槍停住,臉上不同與其它土傀的威嚴表情暗淡消失,身體機能徹底停止。而此時,守門人的槍尖距離寧遠的脖頸只有半尺之遙。超強力量帶起的風壓讓寧遠的脖頸激起一層層的凹陷的輪廓,喘不過氣的感覺讓寧遠的臉色一片青白。
“呼!~”寧遠收槍後退一步,長長的籲出了一口氣,抬手摸了摸脖頸又大口喘息了幾下。
等寧遠氣息平復,壓下胸口緊張地“砰砰”鼓盪的心跳聲,臉上已經滿是冷汗。
戰鬥的時候還不覺得,反應過來後才發現自己又一次走到了死亡邊緣。
一陣後怕後寧遠有突然輕笑了起來,臉上揚起一股自信與振奮。
稍稍休整了一下,寧遠來到站立的守門人身邊,試著取下它手中的長槍。掰了掰卻發現長槍紋絲不動。
寧遠皺起眉頭檢視了一下儲物扳指,裡面已經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兵器,包括刀疤的那張系統顯示為“鐵嶺”的鐵弓,細疤那把名叫“狹切”的匕首,以及迷宮內那些普通土傀比較精良的十八般武器。
“算了,免得到時候空間不夠還得丟掉一些。”寧遠遙遙頭自語道。
隨後不再關注守門人的長槍,看向守門人胸口一塊隱隱能看到縫隙的外殼板。取出細疤那把匕首插入縫隙小心地向外撬起。
“境界線裡倒是沒有留意,不知道是不是藏著什麼?”寧遠邊撬邊想到。
《傀儡製造基礎(土傀)》:記載有土傀類傀儡製作之法的基礎書籍,由“秦”聯盟首席傀儡師秦巧編著。秦巧:龍山域歷史上首位女性傀儡宗師,被譽為“傀儡女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