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城發生的事情,不僅第一時間傳至唐家大宅,同樣也傳到了齊木城的魏賢王王府。
彙報至魏賢王這裡的有兩件大事。
第一件,魏家老四,也即是魏國生,被人從寧城城牆上救走。
救走他的人留下了姓名,叫秦打酒。
第二件,魏家派到寧城的那支鐵騎,被寧城唐家斬了。
這支鐵騎,由一名九品高手領銜。
雖說只有三十人,卻也是為魏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派出這支鐵騎出去,魏賢王的意思很簡單。
無非就是充當一下眼線,彙報一下魏國生闖關的進度。
以及,在必要之時出手。
這裡的必要之時,自然就是指魏國生有生命危險之時。
但,這一次,魏賢王失算了!
知子莫如父!
自己兒子幾斤幾兩,魏賢王心裡肯定有一杆秤。
連闖九關,打廢九千名悍匪,從長安城一路打到寧城。
魏賢王沒少在背後為兒子的勇猛拍手叫好。
若非大天位宗師下場,魏賢王足可以斷言,他的兒子一定會打回齊木城。
然,寧城成了這次闖關的轉折點。
做事一向穩健的魏賢王,做夢也沒想到,這一次試探各城池豪門實力,踢到了一塊鋼板上。
封天榜第十,大天位宗師,著實的給了魏賢王當頭一喝。
再過半個月,他就年滿八十。
賢王這個位置大不過年齡,總是要退的。
退之前,魏賢王必須要做點什麼。
正好魏老四要回來,那就讓這個流浪多年的兒子,發揮一下餘熱。
替魏家給那些想當王的豪門鬆鬆筋骨,讓他們領教一下魏家人的厲害。
恰逢魏賢王八十大壽,這場壽宴魏家人很看重。
這是一次籠絡各方勢力的大好機會!
又有魏寶兒這個大明星的婚姻作為彩頭,想必這場壽宴必是風光無極限。
如此,魏賢王於大壽之時成全孫女的婚事,穩定魏家在西北的影響力。
順利將賢王的大印交到大兒子手裡,他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魏賢王精心設計好的。
天有不測風雲,寧城唐家毀掉了這一切。
華燈初照,齊木城賢王府燈火通明。
再有半月就是王爺大壽,這座王府早早的就鋪滿了喜慶的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