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昇暗中遙控,慫恿了一些活在水平線下的同門,順勢造反,目的就是要攪亂紅河現在的一片大好形勢。
當然現在的沈東昇,自從加入鬼門之後,就已經私自退出了紅河系,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整垮紅河系,從而報那一箭之仇,向孟長河討回一個說法,僅此而已。
為了一個說法,沈東昇不惜勾結外人,利用鬼門的勢力,給紅河製造事端,從而打亂陳鵬的節奏。
陳鵬的改革大旗,剛剛升起,還沒有飄揚,就已經遇到了最大的麻煩,一旦紅河系內部抱團抵制陳鵬的改革進場,那麼他要想推行自己的改革方案,顯然是落不了地。
面對這麼棘手的問題,陳鵬沒敢去打攪師傅孟長河,因為他知道,自己既然坐上了紅河集團主席的位置,早就應該斷奶了,而不是凡事都要勞煩孟長河,那要他這個接班人有什麼用處。
陳鵬已經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不得已再次找到了唐宋,只想著唐宋能夠為他指一條明路,因為之前的幾次成功,都是唐宋在幕後出謀劃策。
如果沒有唐宋,也就沒有陳鵬的今天,這點毋庸置疑。
面對陳鵬的再次求援,唐宋沒理由拒絕,因為陳鵬始終是他的師兄,看在同門的份上,唐宋理應出面幫他化解這場危機。
“阿森,看來這次是我高估了自己,以為坐上了主席的這個位置,就可以擁有一切,是我低估了紅河系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
陳鵬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初唐宋說紅河系的基因決定了紅河系的高度,陳鵬還提出了反對的觀點,可是事實證明唐宋說的才是正確的。
“倒也不用這麼悲觀,師兄。”
唐宋略有所思的說道,陳鵬聽出了唐宋話裡有話,繼而追問道:“阿森,難道還有什麼辦法能夠破解當前複雜的情況嗎?”
見陳鵬有些迫不及待,唐宋點上了一支香菸,頗有用意的說道:“改革本來就是任重道遠的事情,既然是改革就要見到血,至於成功與否,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因此而達到你想要的目的,實現你想要的目標。”
唐宋一番話,勝讀十年書,唐宋是在告訴陳鵬,可以透過改革,在紅河內部樹立威信,聲望對於一家企業的領頭人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維度。
顯然,陳鵬在這方面的影響力,不足以扛起紅河系這面大旗,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同門師兄弟站出來,抵制他,反對他。
都說人與人之間,最後比的不是智慧,不是財富,也不是能力,而是影響力,誰的影響力越大,誰的號召力就越高,誰就擁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這點毋庸置疑。
陳鵬要想在紅河系內部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任重而道遠,他當務之急是需要平息這起民怨。
在這起大刀闊斧的改革當中,陳鵬已經觸碰到部分人的利益,而這種利益的觸碰,足夠放大改革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陳鵬的改革,註定了要失敗。
“阿森,你的意思是我的改革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可以這麼說,不過你可以藉此機會抓幾個軟柿子捏一捏,殺雞儆猴,以此來提高你在紅河系內部的威望。”
唐宋已經給陳鵬的改革判了死刑,可是陳鵬心有不甘,況且他就這麼宣告失敗,顯然面子上掛不住,得找個臺階下來才行。
而唐宋在這個時候,要他找幾個替罪羊出來,自然就是在給他找臺階下來。
“阿森,看來你說的是對的,要想在紅河系內部動刀子,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得了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現在爬得太高了,容易摔死自己,你得先下來,一步一個腳印的爬上去,這樣無論是同門師兄弟,還是整個創投圈,都能夠心甘情願的服你。”
陳鵬沒有說話,但他的內心十分的贊同唐宋的說法,漢幫又何嘗不是呢,唐宋正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把漢幫的高度拔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