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谷一役,俘蜀將王巒及其將士三千餘人,周軍幾無戰損。幾乎同一時間趕到白澗的蜀軍聞知敗訊,知孤兵深入敵後已無意義,當即撤退。
而周軍大營內得訊已是深夜,王景大喜,立即下令:
“向右路軍報訊,同時令高唐率三千廂兵,連夜奔赴馬嶺,助右路軍撥下馬嶺寨。”
“向左路軍報訊,令韓通部火速進擊,我中軍大營四更造飯,五更出發,與蜀軍展開大決戰。”
“諾。”
下達完命令,老王景走出帳外,看遠山如鐵,繁星滿天,忍不住熱淚盈眶,仰天長嘯,直如老狼嚎月。
馬嶺寨,蜀軍先鋒使李進半夜被人叫醒,耳語的訊息頓時令他驚出一身冷汗。他匆忙起身套衣,抱起竹筒猛喝一氣,方道:“傳令,戰略轉移,立即執行。”
“將軍,此時夜半。”
李進重重一擲竹筒,“蠢,等到天明就來不急了,明天一早,向訓老賊鐵定橫了心的進攻,王巒全軍覆沒,就只有我軍孤懸在外,只能速撤,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八月初三,晨。
向訓看著火光熊熊的馬嶺寨,狠狠的往地上吐一口吐沫,獰笑一聲,方才揚鞭道:“追上去,他既然逃了,就斷不會往鳳州那戰火裡鑽,我們趕去與老營大軍匯合,斬殺高彥儔,活捉李廷珪。”
與此同時,蜀軍前敵大營前,老王景高高揮起令旗,戰鼓“咚咚、咚、咚咚咚……”的擂起。大周甲士齊聲喊著號子,以刀擊盾,以矛頓地,形成一股股無形的威壓。
蜀軍大營寨門緊閉,蜀軍架槍疊矛,弩張弓盤,靜候大戰來臨。
三軍統帥李廷珪則是滿面紫紅,青筋直跳,聲嘶力竭的在做最後總動員。
“……堅守住就是勝利,兩路大軍已抄敵軍後路,先鋒使李進既將馬踏周營,我們只要堅守一個時辰,就是反攻大勝之時……”
就在他嗓子喊啞了的時候,最前方的軍士突然發出一陣譁然。
李廷珪站在高臺上,定睛一看,只覺兩眼一黑,大叫一聲:“王巒誤我。”
臺下的高彥儔一見不好,立馬躍上臺去,一把扶住李廷珪,沉聲道:“大帥,穩住。”自己卻在一瞥之下也差點軟了膝蓋。
只見周軍陣前,一名健卒正揮搖著“王”字將旗,那制式,分明是蜀軍之物,而馬後縛著一人,光著身子,滿臉大鬍子,不是王巒又是誰。
“大帥,穩住軍心,尚可一戰。”
“對,你說的對。”李廷珪高聲叫道:“諸位別被騙了,那是周賊惑軍之計,大家守好營盤,敵軍能耐我何。”
李廷珪一把搶過鼓手的鼓杵,道:“某來擂鼓助威,高將軍帶頭殺敵。”
“諾。”
但是高彥儔沒有動身,他的心正一點點的沉了下去,一排排光著身子的俘虜正密密麻麻的驅趕到陣前來,再有一通鼓畢,這些手無寸鐵的人,將先冒矢雨向營寨衝來。
而隨後揚起的“向”字大旗,終於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蜀軍精銳盡派在外,如今連最具實力的先鋒營也敗了麼?李廷珪一口黑血吐出,大腦反而清醒許多。
“撤。第一軍、第二軍斷後。”
“諾。”
……
一名哨兵敏捷如猴,“吱溜”一聲從塔鬥裡溜了下來,“報,敵營有異動,疑主將後撤。”
王景白鬚微顫,令旗重重一揮。
如潮的喊殺聲頓時響起,前軍驅著俘虜步步逼前,弩弓則在大櫓的掩護下拋射矢雨,慘烈的戰爭機器開始無情的收割生命。
“李廷珪已經跑了,爾等還不快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