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山家這一路上,宋靜書與柳兒倒是難得的成了好姐妹。
不過,也只是她單方面覺得自己跟柳兒成為了好姐妹,人家柳兒還將她當做周少奶奶恭敬對待。玩笑話歸玩笑話,柳兒在宋靜書面前仍是以仰視的態度。
到了大山家,敲鑼打鼓的聲音更是震耳欲聾。
鞭炮聲也噼裡啪啦的響起來,不少小孩子紛紛來擠轎門,嘴裡喊道,“接新娘子啦!”
“接新娘子啦!”
大山的姐姐忙揣著一兜兒糖果走了過來,將糖果往外撒,“都快吃糖去!”
一群小孩兒,又“哄”的一下散開了,紛紛去搶地上的糖果。
這時,大山的另外二嬸,才端著五穀雜糧,一邊看著大山將柳兒抱下了嬌子,一邊衝她撒這些五穀雜糧。
這意思,就是他們家代表歡迎柳兒這個新成員加入。
賓客們也紛紛擠過來看熱鬧,想要瞧瞧新娘子長什麼樣。
就連宋靜書,也被這些熱情的遠親近鄰的,給擠到了一邊去。
若非是青玉攙扶著,只怕是她還要被人給擠得摔倒在地。
“我的娘啊!這也太瘋狂了吧!”
她話剛出口,又是幾串鞭炮聲在她耳邊炸響,嚇得宋靜書忙與青玉一同也進了屋。看著門外閃爍的火光,她後怕的拍了拍胸口,“再晚一步我怕就要被炸成肉醬了!”
“不過,大山成親,還挺熱鬧的啊!”
宋靜書笑著對青玉道。
回想起前兩個月在京城,喝高寧夕的喜酒時,就沒有這麼熱鬧。
倒也不是說不熱鬧,只是高寧夕與柳兒身份不同。
在京城都是世家望族,即便是接新娘子也不會鬧得太過火、或者有小孩兒這般一窩蜂的擠過來。
那些看熱鬧的賓客們,更是不敢上前來瞎鬧騰,以免驚到了新娘子。
在他們看來,這是很失禮的行為。
在寧武鎮上,可就不必在乎太多世俗眼光。
大家都是遠親近鄰的,今兒也都是本著熱鬧、祝賀的心態去接新娘子,因此看起來今兒個大山成親這情景,就比高寧夕出嫁那一日要熱鬧多了。
宋靜書隨著人流進了屋,只見大山將新娘子放在新房的床上,就出來招待客人了。
柳兒也沒有什麼相好的姐妹,瞧著客人都出去喝喜酒了,便一個人孤寂的坐在床上。
宋靜書不忍心,又進來陪著她。
見宋靜書進來了,柳兒又驚又喜,忙招呼道,“周少奶奶,外面都已經開席了呢!您快去吃飯喝喜酒吧!”
“無事,我不餓呢。”
宋靜書笑著在一旁坐下,又環視了一圈新房。
嗯,佈置的很用心。
可見大山及大山的爹孃,也很看重柳兒。
這時,大山的姐姐大河……這個名字,恕宋靜書一個姑娘家,若是自己名叫大河,還是無法接受的……
大山大河,果然是姐弟倆。
大河已經出嫁好幾年了,有個五歲的崽子,方才去照看孩子了。
將孩子安頓好後,又趕著來陪陪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