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罵人的話,劉氏是罵上一天,罵人的詞兒也不會重樣,而且一句比一句難聽。
宋靜書嘴皮子功夫如此利索,便是淨得劉氏真傳……當然了,她是據理力爭,絕對不會像劉氏那般出口罵人。
宋大宇這一趟原本就沒有完成劉氏的叮囑,回去定然少不了被劉氏怒罵一通了。
若是他還試圖勸說劉氏反省一下自己的過錯,指不定要被劉氏指著鼻子的罵!
“你也知道我孃的性子,還是不要去招惹她的好。”
宋靜書有些抱歉的說道,“二叔,你回去只管告訴她,就說周少爺去京城了。你說動了我,我願意給我爹說情,但是周少爺怎麼著都要一個月才能回來,因此我爹要一個月後才能被放回去。”
這樣說的話,想必劉氏不會罵的那麼厲害。
知道宋靜書是為他著想,宋大宇心下寬慰,笑著看向她,“咱們靜書長大了,懂事了!”
“你放心,等改日得空了,我跟你嬸子都進城來瞧瞧你。”
宋大宇也就沒有再推脫,接過銀子放好後,對宋靜書說道,“這幾日正好弄好,家裡的麥子還沒割完。等麥子割完打理好了,我帶些麥子進城來,你也嚐嚐新鮮的白麵!”
宋家村雖然貧窮,但是土地肥沃,家家戶戶都種了不少糧食。
等農忙過後,紛紛會帶著糧食進城來換銀子、換其他的東西。
宋靜書便笑著點點頭,送宋大宇出了城才回來。
宋大宇腳程很快,午時剛過就已經回了宋家村。
劉氏帶著宋小文,眼巴巴的等在村口的大槐樹下,見回來的人只有宋大宇一個,連忙咋呼著聲音問道,“大宇,咋只是你一個人回來了?你大哥呢?”
這會子日頭正曬,但還有不少人在地裡搶收麥子。
此時麥子都已經脫穗,要是再這麼曬下去,只怕是顆粒無收。
聽到劉氏的聲音,紛紛從麥地裡抬起頭看向他們。
宋大宇便將宋靜書教他的話一一說了,聽完後劉氏眉頭緊皺,不悅的說道,“這個臭丫頭莫不是在騙我們吧?”
“昨日周少爺都還在寧武鎮,今日這麼早就去京城了?!”
“沒有呢大嫂。”
宋大宇連忙解釋道,“我還去了縣衙一趟,衙門裡的人說,高知縣一家也是儘早就啟程去京城了。”
“下個月月初就是高丞相的五十大壽,他們這個時候去京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當真?”
劉氏仍舊半信半疑,“那死丫頭心眼子比藕眼兒還多,要是誆騙你,簡直輕而易舉!”
言外之意,便是罵宋大宇不長心眼。
宋大宇臉色沉了沉,到底是將怒火壓進了心底,強笑道,“大嫂說的什麼話呢!”
這時,宋小文卻是一直扒拉著宋大宇的包袱不肯撒手,小鼻子像是狗鼻子似的一直湊到包袱上面嗅著,“娘,二叔這包袱裡面有肉!我已經聞到了,好香啊!”
宋小文頓時兩眼放光,指著宋大宇的包袱,朝劉氏打小報告。
劉氏兩道眉毛頓時就豎了起來,雙手朝著宋大宇的包袱就抓了過去,“你兩手空空的進城,身上又沒有錢,哪裡來的這麼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