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杭古小心翼翼地說道。
黃臺吉還是沒有放棄投入大明懷抱的努力,金臺吉好歹是他舅舅,他派人去向他舅舅求情,讓他舅舅來向皇帝求情,這個也是很正常的。
“他的事情就別想了,朝鮮是李家的。
李家跟著大明兩百多年,陛下不可能把李家的地給他,朝鮮必須是李家的。
不過他想向大明稱臣納貢也可以,另外出去搶一塊地方,他不是和德川家勾搭在一起嗎?他可以去倭國搶,他在倭國搶一塊足夠大的土地,然後再來稱臣納貢,並且歸還李家朝鮮的土地,那樣的話我倒是可以試一下勸勸陛下。
我對他沒什麼惡意。
這些年你們也看見了,我早就對他們沒興趣了。
可是朝鮮這塊地,是真不能給別人的,這是李家用兩百多年忠心換來的,給別人會讓忠臣寒心的。
試想一下百年之後,朝廷把葉赫城封給別人,你們在九泉之下又會做何想?
我沒興趣對他們家趕盡殺絕,再說他也沒有後了,我還不至於對這樣一個人不依不饒,但朝鮮這塊地真的不行,他們要是在倭國打下一塊地,然後向陛下獻土稱臣,那陛下才能考慮一下接受他們。”
楊信說道。
這樣就可以挑動黃臺吉和他老丈人狗咬狗了。
至於結果……
哪有什麼結果啊!
這時候黃臺吉為了顯示自己聖主明君的風采,都已經開始穿朝鮮人的衣服推行逆向易服了,而他那幫殘兵敗將們已經在和朝鮮人融合,再去和倭國人融合只能越來越弱……
倭國目前平均身高可是一米四的。
“這倒也是,那我們就這樣轉告他?”
布林杭古說道。
“可以,你就告訴他,這是我說的,我這個人還沒對誰食言過!”
楊信說道。
就在此時依次按完手印簽完名字的蒙古爵臣們,也紛紛上前行禮感謝鎮南王的恩情。
他們都是真心的。
至少在目前他們看來,這一切真是為了他們好,至於以後,那個也一樣是為了他們好,這種制度對於這些部落上層絕對是最好的,以後手下屬民要是敢造他們的反,他們可以請求朝廷幫助鎮壓,也就是說他們不用再擔心什麼,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地壓榨他們的屬民,維持他們醉生夢死的生活。
就像當年印度那些土王一樣。
大英帝國想離開印度時候,哭著喊著不讓走,甚至拎著槍要為英王鋤奸崩了尼赫魯的可是土王們。
至於底層的牧民……
他們有佛祖就行了,還要那麼多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