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還真信。
許顯純已經準備好一套,接下來薛貞要是繼續嘴硬,那就少不了要嚐嚐高科技的滋味了。
“交給你了!”
楊信對許顯純說道。
他進京後直接找了許顯純。
後者因為和他關係密切,原本已經開始被邊緣化,雖然頂著北鎮撫司掌印的職務,但真正事務由提督東廠的王體乾接管。原本歷史上其實王體乾是司禮監掌印,而九千歲提督東廠,他很聰明的以高於九千歲的職位老老實實當爪牙,但這時候九千歲掌印,他提督東廠……
主要是以前東廠沒存在感。
有楊信掌控錦衣衛,東廠哪有什麼表現的機會。
所以扔給了他。
但實際上王體乾就是掛名,主要工作還是在司禮監,東廠就是用來養那些大太監們親戚的。
但鎮南王坐鎮南京後,許顯純身份微妙,撤又不好撤,一撤顯得皇帝對鎮南王不信任,而且許顯純這些年也的確是勞苦功高,所以在保留他的同時由王體乾以提督東廠坐鎮北衙。
說白了就是監軍。
“放心,幹這個咱最拿手了,只要他沒有汪文言的骨頭,那就得乖乖地開口!”
許顯純獰笑著說道。
“你辦事,我放心!”
楊信說道。
至於許顯純怎麼折騰薛貞,這個他就沒興趣管了,老許的確已經成為幹這個的專家,除了對上楊漣幾個硬骨頭失敗過,剩下極少有他撬不開的口。楊漣三人其實也是因為後來不再管他們了,要按照錦衣衛目前手段真用上,說不定也就開口了。但既然皇帝已經鐵了心要讓他們三個在詔獄腐爛下去,那錦衣衛也就不管了,所以他們三人至今沉淪在詔獄深處。
儘管他們要保護的人其實已經多數都比他們先行一步了。
他們……
他們實際上已經被遺忘。
話說汪文言後臺的那些徽州士紳地都分了,資助他進京那個傢伙被徽州事變時候的貧民抄家,然後他帶著幾個族人抵抗,最後也不知道被誰給打死了。
至於東林黨更是成為歷史。
話說東林書院這時候都被無錫縣改成了中學。
楊信在江浙已經開始強制性義務教育,雖然這個詞聽上去挺誇張的,但其實花不了幾個錢,主要是校舍什麼的幾乎不用投資,畢竟地方上有的是撤銷的官衙。每個民兵營一座普及識字的小學,然後每個縣一所中學,這個就不是義務了,屬於有本事考了才能上的,每個布政使司轄區一所大學,但在南京額外一座,最終四座大學,這個就屬於培養精英人才的了。
這樣舊的官府辦的書院,基本上都被改造成了中學。
私人書院就不關楊信的事了。
實際上也有不少。
“大王,您……”
許顯純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