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會證明我!”
鎮南王情緒激動地說道。
戚金趕緊表示一下自己理解鎮南王的心情。
“但我也很無奈。
他們都不理解我,還別有用心地指責我,說我有不臣之心,可我真要有不臣之心還會像現在這樣嗎?
我真的太難了!
如今事情就是這個樣子,我也沒能力多做什麼。
您轉告朝鮮王,朝鮮我肯定會幫他奪回來的,但還得先過了這陣子,我現在真沒能力幫他,左右他那裡也沒什麼太大危險,就繼續堅守著吧!有秦民屏在那裡,有我的那些莊戶幫著,軍需什麼的都不用操心,他要是沒錢就找銀行先貸款頂著,反正收回失地後很快就能還上。
總之有我在,建奴還染指不了羅州,等我這邊的事情解決,無非也就是大軍過去一鼓作氣而已。
至於倭人向朝鮮遷移這種事情。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他們墾荒又如何?還不是給咱們墾的?
等大軍入朝光復朝鮮之時,這些倭人統統清理掉,敢反抗就殺,老老實實投降就賣給我當苦力,正好我在海上挖鳥糞還缺些人手,這些倭人還是很吃苦耐勞,總之這只是小事。至於德川家那裡也無足掛齒,像這樣一個四面環海的屁大國家,還有資格跟咱們鬥?
等南洋那邊打完了,讓艦隊北上一趟炮轟江戶。
正好順便要點賠款。”
楊信說道。
這件事是必須得辦的,賠款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逼著德川家搞門戶開放,雖然他們現在還沒鎖國,但也不是所有港口都開放的,再說了還有貿易特惠,租界,治外法權這些得解決,總之炮轟江戶是必須的。這樣算起來聯合艦隊的日程排的也很滿啊,他們打完西班牙人,得先回頭把由張名振那些組成的特遣隊送到西貢去,讓他們在當地築城並且迅速墾荒等待後續移民,然後才能北上炮轟江戶要賠款。
這樣看來還得增加戰列艦的數量。
雖然江戶那邊其實巡洋艦隊過去也能達到效果,但終究還是戰列艦的威懾力大些。
十二磅炮對倭國人的震懾終究不如三十二磅炮。
而且天啟也在造艦。
皇帝陛下接收了威海衛基地,並且在威海衛設立造船廠,開始建造四艘原本只是設計方案的七十四炮戰列艦,其實天啟最初想造勝利號的,但終究還是手中資金有限,只能削減標準變成七十四炮艦。這是未來的御前水師,在北洋水師橫行江浙沿海之後皇帝陛下也終於開始明白制海權是重要性,包括孫承宗等人也支援,估計等這次馬尼拉之戰結束,孫承宗這些人就更支援了,畢竟他們比楊信更渴望橫財啊!
所以作為對應,鎮南王這裡也需要擴大一下艦隊規模了。
一場有限的軍備競賽也不錯。
至少可以促進科技發展。
實際上軍備競賽已經開始了,比如徐州的盧象升也已經開始組建第一支燧發槍軍團,而那些體型巨大的舊式斑鳩銃也在逐漸淘汰,換成和楊信手中類似的蘇爾式。
就連獵兵營都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