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剩下五個搶到戰利品的說道。
“楊僉事,這個真能換銀子?”
耿仲明拿著銀票小心翼翼地說道。
“蠢貨,那是會票,到開票的錢莊見票就兌,藏好了,這個認票不認人,回頭去遼陽,給守誠錢莊他們就給你五千兩銀子。”
沈世魁踹了他一腳喝道。
“謝楊僉事賞!”
耿仲明和其他五個激動地跪下磕著頭喊道。
真正走正常程式,賞銀到不了他們手中多少,這戰功首先由毛文龍上報給遼東經略,遼東經略上報兵部,雖然賞格已經定了,不需要再向上一級,但想要兵部痛快給銀子是不可能的,軍餉都是拖著何況賞銀,所以需要從中拿出一部分給兵部官員。
這樣才能領到銀子。
這些都是規矩。
別說是這種賞銀,就是正常的軍餉,那些將領去領也是要先送禮才行,不送禮人家就給拖著,大明朝拖欠的多了,但士兵家裡老小不能拖著,那是要等銀子買米下鍋的,最後就只能送禮拿到實際上的一部分。
最後這就成了一種規矩,從上到下的規矩。
這筆銀子再由遼東經略衙門過手。
過手就得少一部分,熊廷弼的確不貪墨,但下面辦事的會。
熊廷弼不會管這種小事的,想從經略衙門領出還得扒皮,然後到毛文龍這裡當然也得扒皮,真正落到立功者手中,那連三分之一都沒有,實際多少得看各級官員節操。但現在楊信直接支付,所有扒皮全沒了,到手就是最實在的,雖然事後肯定還得拿出部分送禮給毛文龍等人,但好在毛總兵還是體恤手下的,他不會要太多的。
而且要了就會提拔。
這種事情對士兵來說,真得就像做夢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家丁那麼忠心,因為家丁的賞銀由將領給,事後將領能不能從兵部要到不關家丁的事。
家丁的就是這樣直接到手。
“楊僉事,接下來該如何?”
毛文龍畢恭畢敬地說。
楊僉事的豪爽讓他突然間連背上的傷都不疼了。
“接下來?接下來當然是統計人頭,接著發銀子,一個建奴五十兩,把你手下陣亡的建奴區分出來,雖說也是建奴,但也是自己兄弟,可別讓手下也割了人頭。
更何況我那些手下也不認識他們。
也分辨不出他們到底是哪邊的。
話說你們這也不行,以後都別留著這尾巴了,要不然戰場上沒法區分,包括那些朝鮮兵也都一樣,以後都是大明的官軍,回頭我請皇上賜你們個軍號。至於那些建奴的首級都各自帶好,銀子就在後面的船上,一個建奴首級五十兩,楊某明日一早當面發銀子。”
楊信說道。
這個問題的確需要解決。
好在莽古爾泰手下都是正藍旗精銳,他們身上的棉甲顏色還是很一致的。
“聽到沒有,帶好各自斬的首級,明早直接領銀子。”
沈世魁激動地喊道。
四周瞬間一片沸騰般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