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倒是很佩服,你們文官裡面居然還能有你這樣的,你就不怕被安邦彥亂刃分屍?先說好,我可不一定會救你,之前你不救我,這次我也不會救你。”
楊信說道。
“下官還無需都督費心。
都督只要殺安邦彥就行,下官敢這麼做就沒害怕被亂刀砍死,兵行險招當然得有被砍死的準備,若都督殺不了安邦彥,那下官死了就死了吧。”
王三善淡然說道。
“有個性,我喜歡!”
楊都督說道。
實際上王三善的確有一定把握。
這時候叛軍的鬥志肯定已經被摧毀了,恐怕絕大多數已經開始考慮撤退了,只不過安邦彥還擋在中間,這個為首的還不甘心而已,那麼只要殺了他就行。剩下那些土目苗仲們需要的只是安撫,也就是說楊信殺了安邦彥,剩下就看王三善的口才,而這個傢伙明顯對此很有信心。
不過仍然很危險。
因為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理想狀態下的。
萬一安邦彥身邊還有幾個頭腦不清醒的,或者還真有些死士之類,一旦他死了還想報仇,那王三善真就有被亂刀砍死的危險了。
他仍舊是在玩刀尖上的舞蹈。
有點膽量。
不過這個傢伙的確是明朝後期這些文官中相對異類的,因為他真敢坐在轎子上,讓人抬著親自在戰場指揮衝鋒而且拎著劍督戰的,行事頗有點瘋勁,而且兇殘狠毒,屬於那種血腥鎮壓起義軍的劊子手型別。
不過他也是死於這種風格。
他是帶著軍隊在前線遇伏,後衛被截斷,他帶著少量士兵轉頭回去救援,但所部士兵戰場潰敗,這時候此前詐降的安邦彥親信陳其愚突然把他撞落馬下,接著被俘不肯投降被殺。奢安之亂中明軍兩個主要統帥,他和朱燮元一東一西指揮這片戰場,大仗險仗多數是他打的,解貴陽之圍,殺宋萬化,打垮安邦彥的主力將其趕回水西,這些都是他乾的,但名聲卻被朱燮元蓋過。
就是因為後者比他穩。
當然,後者比他穩是因為後者不改土歸流。
而他是改土歸流派。
正是因為他解貴陽之圍,而且殺了宋萬化之後,試圖對這一帶進行改土歸流,才讓兵敗逃回水西的安邦彥得到土司們支援捲土重來。
相反朱燮元卻一直穩紮穩打,以安撫那些土司為主。
“有人來了!”
楊信說道。
王三善喊了一聲,轎伕立刻把轎子抬進一片黑影,楊信緊接著出去隱藏在暗處,直到王三善走出五十米他才悄然跟隨,很快王三善前面一隊土兵出現。
“王公!”
為首的拱手行禮。
“行了,趕緊些!”
王三善大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