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就隨你們便了,只要你們老老實實遵守大明法律,我們是歡迎任何外國商人的,正好我手下那些人在澳門也太擁擠,接下來我準備遷移到香港島上一部分。”
楊信說道。
兩人就這樣談妥了一切。
剩下就得皇帝的聖旨了,不過這個肯定沒問題。
“至於李公……”
楊信看著李旦。
後者忙起身等著楊都督示下。
楊都督壓了壓手示意他坐著就行。
“李公,香港也罷,澳門也罷,包括廣州,你們都可以過去貿易,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們在澳門和香港,畢竟這兩地你們不用擔心官員盤剝,你們的稅率按照本國商人算,比他們略微低一些,但我不希望再看到有你的人走私。另外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把你的兒子或者孫子帶一個過來,我會給他謀一個錦衣衛官職在京城伺候皇帝。”
楊信說道。
“多謝都督提攜。”
李旦趕緊表現得感激涕零般行禮說道。
這其實就是人質,不過這對他來說也不是壞事,他終究還是很渴望自己的後代能有人當官的,他如今已經六十多了,總不能後代一直這樣,他兒子李國助倒是可以接他的班做生意,但如果再有一個做官的在京城,那對於李家絕對是莫大的好事。
人質就人質吧,能被皇帝要子孫當人質,那就意味著皇帝是真正看中李家了。
“還有,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你們的商船在回來時候儘可能裝大米,如果能向北方運輸就更好了,我在天津和登州的海關一樣會給你們運輸大米過去的商船減免稅收。”
楊信說道。
“從倭國販米的話恐怕不易,倭國糧食也不多。”
李旦小心翼翼地說道。
“那我倒是有個好建議,你既然是福建人,而且也經營臺灣航線,為何不僱傭福建人去臺灣墾荒種稻?哪怕淡水一帶也足夠一年兩季,在淡水墾荒種稻然後北運,在登州我一樣按照市價收購,僅僅售米就利潤不低,更何況還有減稅和回程運輸其他貨物的利潤?”
楊信說道。
這活李旦真能幹成。
目前李家生意主要是他兒子李國助打理,李國助的走私基地就在嘉義,他們這支海盜船隊,說不定還是從那裡過來的,也就是說李家在臺灣本來就有他們的基地,而作為福建人他們也很容易招募貧民,他們家的船隊也能提供跨越海峽的運輸線。可以說所有條件都具備,只是干與不幹而已,只要李旦願意幹,明年就能把臺灣產大米沿著黑潮航線運到天津去,而北方接下來肯定還持續在一兩以上的米價,也能確保這種貿易有足夠利潤。
說到底楊都督現在就是不放過任何增加國內,尤其是北方糧食供應的可能。
銀子反而不重要。
銀子又不能吃,饑荒時候那些守著金銀餓死的多了,那時候再多的銀子也不如一碗米飯。
“都督此策倒是不錯,老朽這就回去佈置。”
李旦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