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士紳已經後悔了,目前正在研究合夥搞股份公司,從明年開始搶回包稅權,楊都督今年就是一錘子買賣,能撈多少算多少。而且這些葡萄牙人和廣州士紳都是勾勾搭搭,他們也會在私下聯絡,然後商議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稅率,葡萄牙人也捨不得澳門。如果廣州士紳在滿足包稅銀的條件下,能夠和他們達成一個互相都能接受的稅率,那麼葡萄牙人肯定依然會維持澳門貿易。
他們捨不得這裡。
楊都督來只是作為一個攪局者讓他們雙方都害怕,展現出毀掉他們之前好日子的能力,都不得不接受包稅制這個改革。
說到底四十萬兩的包稅對他們來說不是不能接受。
但真正這裡以後會怎樣不關楊信的事。
這樣當然要儘可能多撈。
“總督閣下,這真是太令人遺憾了,我想我們需要考慮一下。”
馬士達路也無奈地說道。
“可以,你們儘管考慮,不過我們的原則是不會改變的,啊,對了,聽說你給我帶來了一件禮物,那麼作為回贈,我也送你一件禮物吧!”
楊信笑著說。
然後他身旁的楊寰趕緊拿過一面足有巴掌那麼大的鏡子。
“總督閣下,我們的船艙裡有很多這樣的鏡子。”
馬士達路也傲然說道。
“但這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還是很有紀念意義,以後你們的鏡子就不用再往大明運了,倒是你們有興趣可以把我們的鏡子運回歐洲,或者運到其他地方。這樣的是小的,我們甚至可以製造桌子一樣大的,怎麼樣,有沒有興趣?”
楊都督興致勃勃地說道。
“如果您真能製造這樣大的鏡子我們當然非常願意採購。”
馬士達路也說道。
不過看錶情他對此並不以為然。
實際上這時候法國的鑄造法制造平板玻璃還沒開始,那個一直到十七世紀後期才出現。
“那就一言為定,你們從倭國回來時候,我讓你看到這樣鏡子。”
楊信說道。
至於馬士達路也給他的禮物其實是六匹馬瓦里馬,就像楊信猜測,這東西根本不需要從印度運來,馬六甲城就有不少,馬士達路也只是在馬六甲城順便給他捎了六匹而已。
另外他這三艘船也的確是滿載著大米而來,三艘船從會安運來近四百噸大米,這些大米不但被楊信按照市價收購,而且還讓他們享受了免除一半舶稅的優待。
接下來這些大米將在澳門起運,由四艘巡洋艦裝載直接送往天津。
這時候北中國的災難時代已經開始,除了持續到四月的魯西大地震,不久前滹沱河還在晉州決口,洪水夷平整個束鹿縣城。今年京城米價就沒有過低於一兩的時候,甚至連江浙米價都站上了一兩,這些大米的運到應該能讓米價有所下降,接下來所有到達澳門的大米除了少量留下吃,其他全部北運。
楊信的第二支增援艦隊正在南下中,只不過風向不對走走停停,估計得一個月後才能到。
這批還是十二艘巡洋艦。
他的船廠目前建造這樣十二艘巡洋艦隻需要兩個月,唯一的問題只是水兵不足而已,但充當運輸船還是沒問題的,中式硬帆本來需要的水手數量就少,接下來他將不斷用這些巡洋艦運輸大米北上。
等秋收就好辦了。
因為天津的數十萬畝稻田今年將迎來一場大豐收,這些大米肯定會將京城米價拉回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