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都督在那裡想象一下綠旗軍的風采,忍不住悠然神往了一下。
“那諸位閣老如何商議的?”
楊信說道。
“諸位閣老們的意思是,既然已經到這種地步,對李倧就不能置之不理,該救還是要救的。
但目前朝廷錢糧窘迫,僅僅維持遼東各軍已經不易,更兼陛下還要修皇極殿,故此最好只派遣少量軍隊,諸位閣老的意思是戚金將軍之前參加過平倭之戰,所部也都是精銳,而且不少軍官也都到過朝鮮,就將他們調往朝鮮,另外輔以部分白桿兵。
這樣五千浙江,三千白桿兵,再配上兩千騎兵海運朝鮮。
但由楊都督親自統帥。”
孫承宗說道。
“讓我去朝鮮?”
楊信愕然道。
“楊都督,你去最省錢!”
孫承宗很坦誠地說道。
的確,楊信去最省錢,別人去很難迅速解決,但楊信去基本上就勢如破竹了。
當然,事情沒這麼簡單。
閣老們的目的還是把他支開,要不然楊信在京城指不定什麼時候又搞出么蛾子來,這個混蛋只要回來就生事,把他趕到朝鮮去,他就算是生事也只能禍害朝鮮人,如果能在戰場被大炮轟死無疑就完美了。總之閣老們真正的目的應該就是這個,不過孫承宗說的也很對,他去是最省錢的,要想少花錢只能他去,而對於大明朝廷來說這一點很重要。
“行啊,我去就我去吧!”
楊信說道。
“不過我有額外條件,把水師都歸我指揮。”
他緊接著說道。
“這個好說,目前朝廷在北方的無非沈有容部,東江水師,還有葛沽水師營及山海關的水師營,只要你想徵用,無論哪支水師都行,這邊命令送到遼東,戚金所部準備妥當然後南下,至少也得一個月後才到金州。咱們說是救李倧,又不是說立刻就出兵,他們那邊也不是說轉眼就覆滅,這樣一個月後啟程,就連大沽口也解凍你的水師營正好可以開出海了。
那時候各軍匯聚登州再啟程直髮朝鮮。”
孫承宗說道。
這就可以了。
“唉,我也算為大明東征西討了。”
楊信感慨地說道。
“楊都督已經是右都督,此役之後一個伯爵怕是少不了了。”
孫承宗笑著說道。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楊信一副大義凜然的姿態吟誦著。
然後他出門就直接跑去找他大爺了。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