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何種戰船?”
宋應星終於忍不住,指著一艘特殊的帆船問道。
這艘不再使用硬帆,而是一整張帆布做成的船帆,兩根桅杆上全是這樣的,從上到下恍如張開的一個個巨大白色翅膀,不過比那些千料戰船還要小。實際上已經完工,一批水手正在訓練操縱這些船帆,因為和硬帆完全不同,他們必須重新學習這東西的使用,甚至可以看見幾個明顯是紅毛人的傢伙在忙碌。
“這是楊都督新造的,他管這個叫快船,據說比別的都快,而且還最善於搶風航行,以後專門用來傳遞訊息之類。船上那些紅毛人是楊都督的家奴,他們多少會用這種帆,不過聽他們說這樣的船他們也沒有,倒是什麼國的人用這種,好在他們多少會一點點,楊都督就讓他們帶著。
這些紅毛人裡面還有個黑黑的就跟妖魔一樣,據說是個公公。
不過不是咱們大明的公公。”
車伕說道。
“哼,公然逾制!”
黃道周說道。
“上次有御史彈劾過,他說是什麼崑崙奴,唐朝就有的,據說陛下准許他蓄養!”
宋應星說道。
“聽他胡說,就是紅毛人帶來的黑奴,據說在海外一個地方抓的,天方那邊防止汙了血脈,統統都是先淨身再用。”
黃道周說道。
說話間他們的馬車在船廠駛過。
宋應星戀戀不捨地收回目光。
那其實就是一艘縱帆船。
但這時候歐洲也沒有,楊信純粹造出來做試驗的,這種船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快,用在這片海域可以迅速傳遞資訊,東江鎮建立以後明軍的基地已經遍及了渤海和黃海北邊,訊息傳遞走陸路需要繞行一個大圈子,但海上卻是直線。傳統的硬帆優勢是操縱簡單,適宜近海多變的風向,但航行卻依賴順風,雖然搶風也不是不能航行,效率卻很差,所以經常得候風。
實際上主要靠洋流。
北上是靠黑潮影響下從南向北的臺灣暖流,南下是沿岸流,中間是黑潮和沿岸流共同作用的環流區。
而縱帆船不一樣。
這種船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搶風航行。
楊信先拿這艘做試驗,如果好用,以後就大量建造,甚至用於貿易,畢竟這東西速度優勢太明顯,而他這邊無非就是朝鮮倭國之類算是短途貿易,那麼這種船載貨少的缺陷就不值一提了。
新式的道路繼續向前。
很快前面出現了一座甚至比葛沽還要繁華的村莊……
準確說也是小鎮。
而且這裡隔著一條河流,通往裡面的是一座特殊橋樑,或許因為水面太寬無法建拱橋工程量太大,所以這座橋完全是用木頭和鍛鐵建造,一根根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組合起來,最終橫跨十丈寬水面。
不過看上去還算結實。
這種明顯經過了嚴密計算的結構立刻讓宋應星瞪大眼睛。
“來的可是宋,楊二位舉人?”
一個穿四品武官服的中年男人站在橋頭笑臉相迎,並熱情喊道。
宋應星二人下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