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西坡望著四位“生疏人”衝動欣喜的神色輕輕點了點頭,特別是看到還不到三十歲的“父親”葉琨,此刻衰老的就像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心中不由湧起一陣暖意。
隨後,葉西坡幾步來到錢通面前,強忍怒火道:“錢管事,你請回吧,二十日後再來,二十兩黃金必定如數奉上。”
錢通回過神來,但之前猖狂自得的氣勢由於方才的一怔,早已消逝無蹤,只得吶吶道:“小郎君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轉頭又對葉仁葉琨四兄弟道:“記好了,二十兩金子,二十天後某來拿。”
說完便逃也似的出了大廳,直到走出葉家的院子,錢通這才長出了一口吻,心裡卻鬱悶起來,暗道:“奇異,某怕什麼,不過是一介流人而已,某怕他作甚?”
但隨即又想到那個陰冷森寒,帶著恨之入骨的眼神,錢通立刻又是一個激靈,罵了一句,帶著那名跟班,騎上馬走了。
“三哥哥,你可醒過來了。”
醒來的小女孩帶著哭音奔了出來,一下撲進葉西坡的懷裡就哭了起來。
小女孩叫葉馨,是葉西坡的親妹妹,家中女孩排行第七,因而小名叫做小七;葉西坡雖是葉馨的親大哥,但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三,因而被她叫做三哥哥。
葉西坡一把將小女孩抱起,寵溺地摸了摸她有些發黃的頭髮,兩個心愛的雙丫鬢,柔聲道:“小七乖,不哭了,三哥哥這不是曾經全好了麼?”
好一會兒葉馨才止住眼淚,伸出小手在葉西坡額頭上摸了摸,又在本人額頭摸了摸,這才破涕為笑道:“真的好了,你嚇死小七了!”
葉西坡笑了笑,又忍不住捏了捏她有些嬰兒肥的小臉蛋,這才把她放下,道:“小七乖,先到外面去玩吧,通知阿孃他們我曾經醒了。”
小七走後,葉琨、葉仁四兄弟又圍了過來,再三確認葉西坡真的沒事了,這才分別坐下。
葉西坡問道:“大伯、阿耶,之前孫司馬不都是隻需五兩黃金嗎,今年怎樣忽然要二十兩了?”
葉仁嘆了一口吻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的性命捏在他的手上,還不是他想怎樣就怎樣?
以前或許還要顧忌馮氏和冼氏的面子,只需五兩;如今朝廷明顯是要對馮氏和冼氏入手,他們也就沒有顧忌了。”
頓了下,葉仁又道;“三郎你不該容許他二十兩的,這次容許了二十兩,下次還不曉得要怎樣刁難呢?”
葉西坡的嘴角顯露一抹無法的苦笑道:“大伯你也說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孫司馬擺明就是要敲詐我們,不容許行嗎?”
葉仁一下語塞,局面一時緘默下來,想到本人一家的閱歷和如今的處境,四兄弟都忍不住悲憤起來。
葉西坡沒有悲憤,但心情同樣複雜,他有些欣喜,九死一生有了第二條生命,還一下年輕了十三歲,這是天大的好事。
同時他又有些鬱悶,鬱悶是由於他穿越的這個少年葉西坡,有著無比憋屈的身世和困難的處境。
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流人,放逐嶺南,被當地官員看守,比囚犯稍稍好一些的庶人。
只是這一次,再要面子,再放不下威嚴,也只能伸手去問馮氏和冼氏要了。
四人無法搖搖頭,交流了一個眼神,一同望向葉西坡想要說些什麼。
這時葉西坡也回過神來,倒沒留意四人像是有話對本人說,猶疑一下啟齒道:“大伯,或許我有方法賺到這十七兩金子,我們還是先不要問阿舅和馮使君他們借了。”
葉西坡曉得他們不願意問馮氏和冼氏要錢,即便要錢也不會多要,家裡生活照舊會很苦。
所以葉西坡想本人賺錢,先處理十七兩金子這個難題,然後賺錢讓本人和家裡人過上更好一點的生活。
葉西坡的話,頓時讓葉仁四人神色一凝,滿臉驚訝地看著眼前這個有些生疏的葉西坡,人還是那個人,但無論是氣質還是眼神,都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以前那個葉西坡固然從小就是家裡小孩中最聰明懂事的一個,對父母晚輩孝敬靈巧,對兄弟姐妹友愛,而且十分有靈性,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但再怎樣樣,到底是個孩子。
可是眼前這個葉西坡,容貌仍然娟秀俊逸,眼神仍然明澈,但眼光中卻多了一分堅毅和怒氣,說話看人的神態也完整不一樣了,不是像以前那樣兒子看父親,晚輩跟晚輩說話,而是像同輩之間一樣。
這個覺得很怪,覺得這個葉西坡彷彿忽然變了一個人似得,就像……就像變成了一個大人一樣。
葉仁愣了一下,將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問道:“你能有什麼方法?十七兩金子,加一同就是一百二十貫,十二萬錢,二十天時間,到哪去賺這麼多錢?”
大唐一共有三種貨幣,銅錢,絹帛,金子,各時各地的兌換比例也各不一樣。比方黃金最低時一兩隻能兌換銅錢四千文,最高時能換八千文。
但在嶺南這幾年都是一兩黃金抵銅錢七千文,也就是七貫,十七兩金子就是一百一十九貫,銅錢兌換成黃金還要付給金銀器鋪子手續費,所以葉仁說加一同要一百二十貫。
葉西坡心中苦笑,他敬重四兄弟對威嚴的據守,他本人也想有威嚴地活著,想生活得好一些,不過該怎樣跟他們說呢?怎樣說才不會嚇到他們?
想了一下,葉西坡道:“大伯,我有方法的,只是如今還沒想好,等我想好了再跟大伯你們說。
不是還有二十天麼?這樣,給我三天時間,我若想不到好方法,再讓二伯和阿耶去問馮使君和阿舅他們借。”
四兄弟越覺察得葉西坡像是變了一個人,正要啟齒訊問,這時家裡其別人曉得葉西坡醒了,一同都跑了進來探望葉西坡。
葉西坡挨個端詳他這一世的親人們,繼母石氏,伯母慕容氏,馮氏,嬸母何氏,大哥葉禧、二哥葉祚、四弟葉袨、六弟葉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