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高粱的文稿,吳淮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再次閱讀,吳淮已經被高粱那辛辣的筆鋒所觸動。
這是一個直白的故事,通篇只告訴讀者一個道理。
一線城市房價巨大的壓力在逼良為娼,如果自己不想為娼,那一定是你身邊的人在替你為娼。
同時,一線城市的氛圍也在為這種交易製造條件。
宋思明年輕的時候為了“上進”,攀上了上級的女兒,是賣身。
但他功成名就之後就可以轉頭成為嫖客,因為這個城市的環境本身就在一代代的製造這種交易。
海萍想要房子,但自己不想賣,所以只能逼著周圍人替她賣。
老公借高利貸,是賣,妹妹當小三,是賣,而海萍則是坐收漁利……
如果不是結尾強行給宋思明和海藻悲劇結尾,這五位都能過好日子。
而一直不想參與這種交易的小貝,在現實中才是那個失敗者,這才是對現實生活最大的諷刺。
這個故事雖然不及《琅琊榜》那麼精彩絕倫、跌宕起伏,但卻能夠輕易觸動人心,走進人們的內心。
這也是吳淮的信心所在。
放下了稿子,吳淮想了想,拿出手機發布了一條圍脖。
“繼《琅琊榜》之後,吳淮工作室第二部影視作品《蝸居》正式立項,敬請關注!”
一時激起千層。
此時吳淮的圍脖粉絲數已經破了四百萬,關注著他的粉絲不知凡幾!
對於那些期待吳淮新作品的粉絲來說,這算是天大的好訊息了。
吳淮的圍脖一發,評論和點贊數便以極快的速度增加著。
“期待啊,終於要出新作了!”
“阿淮,你是不是演主角啊?”
“坐等我淮炸裂般的演技!”
“是什麼題材的啊,還是古裝劇麼?”
“樓上是不是傻,片名都是蝸居了,怎麼可能是古裝劇。”
“有麼,先把發出來過過眼癮啊”
……
吳淮的這個訊息並不僅僅引起了粉絲們的關注,甚至很多圈內人都關注到了這個訊息。
對於粉絲們而言,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個故事是否精彩以及吳淮在其中飾演的角色。
而對於圈內人,他們更看重的是《蝸居》的價值和所能夠帶來的利益。
畢竟《琅琊榜》的巨大成功就在眼前,誰不想來分一瓢羹。
最先來電打探訊息的就是之前合作過的楚風影視、東林傳媒和格子娛樂。
他們甚至沒有看過劇本就詢問這部電視劇是否需要投資。
之前放棄了《琅琊榜》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痛。
但資本從來是現實的,只要有利益,無論什麼恩怨糾葛都可以放下。
但可惜的是,吳淮這次並沒有讓他們入場的打算。
《蝸居》的投資不算大,大致三四千萬就可以拍攝出來。
吳淮此時的資金充裕,並沒有分他們蛋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