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前每一個觀眾的情緒都格外激昂。
這可以說是這部電視劇最精彩、最激動人心的片段。
梅長蘇帶著憤怒,神情悲涼地歷數當年林氏輔佐朝廷之功,激烈的追問連珠炮一般,絲毫不給皇帝喘息的時間。
“無論是為友還是為臣,林帥從未負過陛下,太子和朝臣們今日所請,無非是想還原當年一個真相!”
“陛下究竟是為何,連如此理所應當的請求都不能答應呢!”
梅長蘇說到這裡眼含熱淚,那種揹負著十三年的七萬亡魂的悲痛和蒼涼讓他的聲音發顫,身子也抑制不住顫抖著……
電視螢幕前的觀眾也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這個場景吳淮表演的感染力實在是太強了。
那種隱忍了十三年的悲痛和仇恨,從他的臉頰上、眼神中不自覺地流淌。
對於觀眾們而言,他們見證了梅長蘇所有的痛苦和折磨!
所以他們感同身受,心中激憤,恨不得有人一劍刺死老皇帝。
但之後的劇情發展讓他們心情又舒暢起來。
皇帝從丹墀之上摔倒,皇冠落地,劍指梅長蘇被靖王擋住。
眾叛親離的他只有披頭散髮,唸叨著“亂臣賊子”黯然走出金殿的鏡頭,顯得無比落寞。
單獨召見,梅長蘇痛心疾首地說到祁王時,而皇帝看到真相卻是無比的懷疑與恐懼。
梅長蘇慷慨陳詞“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皇帝自知無法辯駁,仍然色厲內荏不敢承認。
梅長蘇對皇帝的“永遠不許以林殊身份回到朝堂”的詰難毫不猶豫地痛快答應,令皇帝無比詫異。
他永遠無法理解那樣的一個世界;梅長蘇說到死生不復相見,冷酷決絕。
此時皇權不可侵的一張紙被戳破,皇帝軟弱地承認自己“被小人矇騙”。
最終對著梅長蘇離去的背影,向他辜負過的所有逝者頹然跪下,流淚回憶曾經的美好,痛悔萬分。
“你要相信,朕是受了小人的矇騙……”
“林燮輔佐朕十年,你母親,晉陽,更是朕的親妹妹啊。”
“朕抱過你,帶你騎過馬,陪著你放過風箏,你記……記得嗎?”
老皇帝跪在地上,聲音顫抖地說著,既悔恨,又愧疚……
看到這裡,觀眾們的心中既暢快又悲痛。
從蒞陽長公主初提時慣有的猜忌,到太子群臣附議時的憤怒,再到走出大殿的無助!
從漸漸恢復的理智,到最終的妥協,卻又提出條件作出最後的掙扎……
老皇帝那雙眼睛,淚流了又幹,火紅了又熄,讓人看見了為人君的冷酷、算計;為人父的翼護。
但這一切的一切,又在最後那一跪,倏而煙消雲散……
那一刻,曾高高在上的梁帝,彷彿一個做錯事的孩子,帶著哭腔,說著一些漫無邊際的話,只求梅長蘇的原諒。
這個涼薄、冷血的老皇帝終究還是認錯了!
但是這個認錯……卻來得太遲太遲了。
梅長蘇聽到老皇帝傾訴親情時也忍不住動情,望著遠方嚥下淚水,卻再也沒有回頭。
他們之間的血脈沒有斷,然而終究已經只剩下血海深仇了。
看到這裡,已經有無數觀眾眼含熱淚,心中就如劇中梅長蘇這般悲痛沉重。
林氏祠堂重新建起,梅長蘇一直心念的“徹底平反昭雪”終於到來。
祠堂森嚴肅穆,滿滿一面牆的林氏牌位,顯示著家族世代忠良,歷史的沉重令人幾乎無法呼吸。
梅長蘇跪下行大喪之禮,叩首之後,鏡頭轉為遠景,只有遮擋在白燭後面模糊的身影,和極其微弱的抽泣聲,卻能看到梅長蘇痛哭時,孱弱的脊背在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