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我還沉浸在餘音中。
“姐姐,剛才的曲子是真的嗎?太好聽了,我覺得好不真實。”
姐姐白了我一眼,眼裡卻全是笑意。
“你要是再貧嘴我就不教你了!”
“哎呀,姐姐,我說實話也不行嗎?”
“好了好了,就你這張小嘴,我說不過你還不行嗎!但接下來我要開始正式教你古琴,你要認真學,不能再嬉皮笑臉的了,知道嗎?”
“嗯,保證完成任務!”
姐姐滿意的點頭,然後便嚴肅的開始給我講授關於古琴的知識,但她悅耳的聲音,讓人分毫不覺得枯燥。
“學習古琴,需先了解古琴。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古琴已經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所以古琴又分有伏羲式、仲尼式、列子式等。舜定琴為五絃,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絃。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我眨眨眼睛說:
“姐姐,要是每一個老師都像你這麼溫柔美麗,那學生一定都會非常認真的學習的。”
姐姐假裝生氣地說:
“就知道貧嘴。來,你看看這把繞樑,我給你講講它的構造。”
姐姐指著繞樑開始給我講授:
“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圓底扁,象徵天地;琴身與鳳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姐姐說著抬頭看了我一眼,說:
“你看看,這是琴面,這是琴絃,這十三個點叫琴徽。然後這分別是是琴頭、琴尾、琴底,這是軫子,這是蠅頭,連線它們的絲絞叫絨扣。還有這個叫軫池,這個叫護軫。看底部這兩個洞孔,它們分別叫龍池和鳳沼,與它們相對應的這個叫納音,控制發聲的。你再看看這個腳,它叫雁足,它象徵七星。”
姐姐一邊說一邊指著對應的地方,她很認真,很用心,生怕我有什麼地方不清楚。姐姐講完後對我說:
“你仔細看看,這把繞樑上面除了修復的裂痕還有些什麼?”
我仔細看,才發現繞樑上除了裂痕,還有……我對姐姐說:
“還有一些形狀很奇怪的紋路。”
她點點頭。
“不錯,這個紋路叫斷紋,是因為古琴常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形成的。古琴至少百年以上的才能形成斷紋,所以它還是鑑別古琴的重要依據。”
姐姐說著撩撥了一下琴絃。
“來感受一下它的琴音,說出你的感覺。”
我閉上眼睛說:
“靜。”
姐姐連連點頭,對我的回答很滿意。
“你果然很適合古琴,什麼都一點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