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厄紀以前的人類,身體竟然如此孱弱!”
凌海將手中的書本翻頁之後,停下來感慨了一聲。
《災厄紀前後人類體質大調查》是凌海此刻手中,書本封面上的名字。這本書是凌海從騰飛生物研究總部的內部圖書館借閱出來的,它講述了災厄紀前後人類體質的進化歷史。從這本書中,凌海知道了災厄紀以前的人類的身體素質。裡面說,災厄紀以前一個60公斤重的普通健康成年男子,平均硬拉竟然才100公斤,平均百米速度竟然才7.2米每秒,平均拳力竟然才280公斤。這樣的身體素質換做今天,就是身體嚴重發育不良。要知道,連不以身體素質見長的凌海,如今的平均硬拉都有180公斤,平均百米速度都有10米每秒,平均拳力都有500公斤。如此大的差距不得不讓凌海發出那樣的感慨。
是什麼導致災厄紀前後的人類身體素質發生劇變?凌海帶著疑問繼續看了下去。
時間在字句中無聲流逝,等凌海將整本書都看完,已經是中午13點,他足足看了4個多小時。看完《災厄紀前後人類體質大調查》,凌海心中的疑問依舊沒有得到完全的釋疑。因為這本書只是列出了大量的資料和歷史,給出了幾個推測。直到全書結束,它都沒有給出一個有科學依據的準確定論。
它裡面寫到,人類體質的劇變期是災厄紀30年至災厄紀50年。在這個期間,人類的體質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近乎從一個臺階垂直升到了高一級的臺階。災厄紀30年以前的幾千年歷史中,人類身體素質的增長幅度不足劇變期的百分之一。
災厄紀30年以前,人類的身體素質基本都是凌海所認為的那樣孱弱,與目前的他相比,都屬於嚴重發育不良。偶爾有特別的個例,從資料記錄上看也僅僅比凌海優秀一點。
直到災厄紀50年以後,人類身體素質的變化才開始趨於穩定。
為什麼會發生劇變?
它給出的推測之一是:由人造蟲洞打通的異世界,在接觸了地星之後,改變了地星的生態環境,促使了人類的進化。這種推測的支持者最多,因為,蟲洞的出現確實是導致人類進化的最大變數。沒有人造蟲洞和外星生物的出現,人類可能再過幾千年都不會有這樣急劇進化的事情發生。而人造蟲洞出現後,地星的其他動物和植物也不同程度的發生了進化,是這一推測的另一佐證。至於為什麼偏偏是災厄紀30年才開始劇變,為什麼不是災厄紀元年,不是災厄紀5年,不是災厄紀10年開始劇變,是如今科學家們還在探究和爭論的點。
還有一種支援率不低的推測是:人類在與外星生物的長期抗爭中,自我開發了潛能。眾所周知,適應,是所有地球生物都具有的本能。人體被割傷,會刺激組織細胞加速分裂增殖,修復傷口。弱小的昆蟲為了生存,會進化出偽裝的能力。千萬年來,繁衍至今的生物,無一不用生動的例子告訴人們適應力的強大。那人類身體素質的劇變,很可能就是因為冥冥中有一個指令下達到人體潛能深處,告訴人類必須要進化了,否則人類將會被外星生物滅絕。於是,人類覺醒了。
其他還有一些零星的猜測,但那些在凌海看來,有的太過誇誇其談,有的太過玄幻,沒有任何思考的價值。
合上書本,總而言之,凌海還是比較滿意這次的閱讀,這本書給他增長了不少見識。
今天是7月25號,休息日。
本來,這幾天,凌海已經被允許自由行動,他完全可以進到城市中心遊玩,甚至還可以回一趟家。但凌海的選擇是待在住處,像往常一樣看書,他已經習慣了實驗室的生活。
摸了摸已經咕咕叫的肚子,凌海出了門。剛才沉浸在書本當中沒有感覺,現在看完了,飢餓感便立刻襲來,逼迫凌海向食堂走去。
“尚哥,你也才來吃飯嗎?”凌海進到食堂後,剛好碰到了尚文。
“恩,為了趕報告所以來晚了。”尚文拿著餐盤迴頭道:“休息得怎麼樣了?身體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你後天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實驗,要照顧好自己。”
“休息得很好,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多謝尚哥的關心。主要是第一階段末期實驗強度都不大,所以恢復起來也快。”凌海道。
“那就好。”尚文說道:“我飯菜打好了,我坐在那邊,你打完菜可以過來聊聊。”尚文說完指了指食堂裡的一個位置。
“好的。”
等打好飯菜,在尚文對面坐下時,凌海問道:“尚哥,我想問一下,你知道第二階段的實驗大概要持續多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