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態度
大半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官府還是民間,每日議論最多的便是‘朝廷是否出兵青海’。容宇和胤祥因為遠離京城,訊息滯後,每每聽到訊息時都恨不能飛到京城,飛到朝堂上去,親自探詢皇上的意思,都希望朝庭對青海用兵時,自己能夠親身參與。
兩人同時上折,康熙恩准容宇的請求,卻沒有恩准胤祥領兵的請求,而是任命胤禎為撫遠大將軍。同時又命淳郡王胤佑,敦郡王胤俄,十二貝勒胤祹分理正黃、正白、正藍三旗事務。
胤祥情緒低落,容宇對他說出自己的看法:“十三,皇上定然知道如今江湖上少不了你,才不準你領兵青海。其實你如今統御整個江湖,作用不比在前線殺敵差,畢竟江湖安定也關係到民生,民強國家才有賦稅可收,才有財力用兵。你也知道,前線如果物資供應不足,便沒士氣,士氣不足,怎麼能打勝仗,其實說穿了,打仗打得不光是前方,更多的還是後方。皇上不派你去前線,你不用在意。你守好江湖,便同在前線作戰無二。”容宇拍著胤祥的肩膀,盯著他的眼睛看。
“你怎麼知道皇阿瑪不是在生我的氣,才不準我帶兵?”胤祥苦笑著反問。
“十三,你們是父子,難不成還能生一輩子的氣,皇上沒回你的信,不能說皇上不關心你,皇上知道你如今統御整個江湖,知道江湖安定是因為有你在,所以才不準你領兵。再說你兒子女兒出生,過年過節皇上哪次沒有賞賜?你想想是不是?”
這幾年,胤祥給皇阿瑪寫過許多的信,總沒收到回信。
康熙最初給清兒來信是在清兒從江寧織造回來近一個月的時候,信中問孫子孫女們身體好不好,吃飯如何睡覺怎樣等等,清兒知道皇上想孫子孫女們,便把古月明月盈月和胤祥的兒女們的生活片斷和近況寫給皇阿瑪和額娘看。以後每隔二三十天總會主動給皇上寫信說說明園裡大家的情況,說得最多的當然是孩子們,中間也向康熙說了幾次胤祥的好話。
皇上來信對兩個兒子隻字不提,反倒對容宇很關心,給清兒的信裡也總在叮嚀她要注意身體,不要太過操勞,可是明眼人都明白,她關心清兒,便是關心兒孫們。
胤禟對皇阿瑪不給他寫信也不以為意,胤祥因為是私自留在杭州,總想聽到皇阿瑪親口說出原諒他的話,可是等了幾年也沒等到,現在又趕上這件事,便越發的疑心皇阿瑪還在生他的氣。
“皇上如果真的生你的氣,早已把你招回京城訓斥或是責罰,怎麼還容得你如此逍遙不管不問?皇上愛護兒子的心不比尋常的父親,作為一個皇上,他不能對你私自離京說出‘原諒’的話,作為一個父親,他又願意你生活快樂,師哥,你還不明白嗎?皇上早已原諒你了。”清兒看著胤祥說完,目光匆匆瞥了一眼窗外。
屋外古月和明月在對打,清兒知道一定又是明月勝,明月的性子隨胤禟,總愛強勢,古月因為是哥哥,其實未必不如弟弟,只是他習慣忍讓。
古月被明月撂倒在地上,他就勢躺在地上不起來,明月便在他的身側躺下。
“哥哥,你是不是也想去打仗?象舅舅一樣?”明月用頭頂了一下古月的頭,問。
古月沒說話,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兩眼看著天上的浮雲。藍藍的天空,雲兒很白很輕很遠。
“要不然,我們偷偷的跟著舅舅去軍中,你說好不好?”明月咧嘴笑了笑,覺得這個想法很刺激。
“你這樣做試試看,十三叔準會把你抓回來,再說,真要這樣做,不是要額孃的命嗎?額娘,唉……”古月沒說完話,卻先嘆了口氣。
“哥哥,額娘怎麼了?”明月一咕嚕爬起來,急問。
“剛才我看到額娘在偷偷的哭。”古月一副懊惱的樣子,因為心疼額娘,話音裡帶著幾分哽咽。
“額娘為什麼要哭?你沒問額娘嗎?”明月說著欲站起身,“我去問額娘。”
“別去,明月,額娘不想別人看到她軟弱的樣子,你不要去問。我想額娘是捨不得舅舅走。”古月探起身抓住明月的褲角,阻止他。
“額娘可以不讓舅舅走啊,額娘跟爺爺說,爺爺一定答應。”兩個人對康熙一直稱‘爺爺’而不是‘皇爺爺’或是‘皇瑪法’。
“額娘知道舅舅想去戰場,額娘不會攔著舅舅,否則就不會哭了。”
“這可有些糟糕,我們倆想個辦法,即能讓舅舅去戰場,又能讓額娘不難過。”明月坐在哥哥身側看著哥哥,為自己的想法有些小小的得意。
“有這樣的法子就好了!”古月枕著胳膊,轉過身子,背對著明月,心裡有些感傷。
“哥哥,我們打拳給舅舅看吧,讓額娘也來看。怎麼樣?”
古月想了想,翻身坐起來,“好!”
***
胤禟坐在桌邊寫字,這是皇阿瑪給他和兄弟們佈置的每日必做的功課,寫了三十來年已成習慣,現在雖說寫了皇阿瑪也看不到,可他還是每日堅持不懈的寫。
清兒在隔壁洗浴,胤禟的本意是由他來伺候,本來這就是他最熱衷的。可是上一次給清兒洗浴時,他有些忘乎所以,同清兒在水中痴纏的時間長了些,被兒子們進來撞見,兒子們的目光裡,除了有些吃味,更多的竟然是瞧不起他。
明月臨出門時說的那句話讓他哭笑不得:我們都自己洗浴了,阿瑪還讓額娘給洗!竟然含著責備的意思。
胤禟想起來就想笑,他不便對兒子們解釋,心裡也未在意,可是清兒自那日後,再藥浴時堅決不讓他進屋。他再不能在那個為清兒藥浴而特製的巨大且舒適的浴桶中和清兒溫存,每每想來都頗覺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