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老闆,我還想問你個事兒。”看著老闆又要離開,周南趕緊問道:“這些東西吃了是不是真的會像《山海經》裡面說的那樣,比如這杯沙棠果汁喝了就能避水。”
“沒想到你還知道這麼多。”老闆發現是個懂行的,就沒著急離開,而是多跟他聊了幾句,“或許上古時期真的有那樣的功效,現在純屬好吃,基本上沒啥特別的了,不過這畢竟是老祖宗們寫的,誰知道在當時是不是真的。”
周南喝了一口沙棠果汁,味道酸甜可口,的確能沁人心脾,不過避水之事就完全沒有效果了。《山海經》裡面記載的無數異獸,大多都記載了味道或者吃下去的作用。或許現在也都歸為平常,不過是比普通的東西好吃一點,又或許是當年的記載有所誇大,漫長的時間過去,誰也說不清楚了。
不多時,羬羊串先上來了,碩大的肉塊串在籤子上,豐厚的油脂低落在盤子裡,端上來的時候還在滋滋作響,濃郁的羊肉香味撲鼻而來。一口咬下去,絲絲分明的纖維裡面蘊含著鮮香的肉汁,充斥著他的口腔。
羬羊肉就已經足夠美味,烤灌灌更加鮮美,酥脆的表皮下面是彈滑的筋肉,幾乎沒有太多調料,只是灌灌本身的味道,就已經足夠鮮美。廚師的高超手法鎖住了肉裡的水分,更增添了一份風味。
在華夏的第一頓飯,就讓他重新感受到什麼叫美味,比起英國那單調的食物,說甩出八條街都不為過,哪怕他這頓飯吃了以前十頓飯的價格,也是心滿意足。
吃飽喝足,用黃金付了飯錢,他決定去錢莊換點錢,用起來更方便,順便也看看華夏魔法界的貨幣體系。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古靈閣那群妖精一樣,黃金白銀和銅的比例搞得稀裡糊塗的,關鍵是三種貨幣的換算比例極為麻煩,專門從數字裡面挑出了17和29,反正加隆西可和納特都不一樣大,為什麼不乾脆統一規格,然後都轉化成十進位制什麼的。
晃晃悠悠的在街上走著,不少人肩頭都有一隻動物,有些是朏胐,這可能是少有的能夠保持從前能力的山海異獸。誰也不知道讓人沒有憂愁是指它的能力還是指它的外貌。
朏胐長得和貓差不多,只是它們都擁有一條長長的白尾巴,而且不像現代貓那樣有許多品種,而且形態各異。朏胐長得都差不太多,只有體型和毛色的差別。
還有些人可能是買不起朏胐,只能養一隻貓,不過很少有貓能夠擁有一條純白色的長尾巴,而且也很少有貓能夠那麼乖巧。
一路上聽見各種吆喝,其中七八成都是叫賣小吃的小販,但他現在一分錢也沒有,只能暫時放下,等到兌完錢再說。快要到達錢莊的時候,一家魔力指環的售賣店出現在路旁。
和其他的商店比起來,這家商店明顯更加闊綽,不僅門前有著兩個天狗,一左一右的立著,看著來往的客人。還是少見的石質房子,而且從門口看進去,周南還看見了一隻貔貅,通體金玉之色,除了背後沒有翅膀,其它的都和《山珍海味經》裡描述的一模一樣,頭上還長著一根獨角,向著背後伸展。
來書院的路上,陶承志就告訴他,很久以前華夏也是使用魔杖的,只不過更大一些,而且形狀各不相同,那時候的魔杖都是方士自己製作的,想做成什麼樣都行。
後來華夏的方士漸漸增多,開始和各類異獸爭奪地盤,那時候異獸的數量遠比方士要多。層出不窮的新奇異獸,伴隨著絕對的數量優勢,打得方士一度一蹶不振,而其中法杖越怪的死的越快。
於是所有的方士聚集到一起,一起探索出了最好用的魔杖形態。指環作為釋放體內魔力的介質,足夠的輕便,而且也不會輕易掉落,一舉成為了主流。
後來方士們憑藉不斷的努力,終於打敗了異獸,《山海經》也就在這個時期漸漸形成,其中能吃的異獸大多真實存在,其餘的地理記錄,人文風貌,則是真假難辨。因為這都是當年的人根據自己在外的見聞,回到家鄉之後憑著記憶寫下來,最後由官方整理的。
走到了錢莊,門前有著三級階梯,讓錢莊比地面要高出一截,上面的牌匾有著燙金大字,隆順。
他走了進去,現在不是忙碌的時候,天色已經發暗,東山外已經能看見一輪彎月,可錢莊裡依舊是亮如白晝,到周南沒能看見有燈的存在。
櫃檯上有好幾只貔貅跑來跑去,顯得金光閃閃的,其中有一隻體型特別大,甚至還有著一雙翅膀。櫃檯後面除了在清點賬本的,基本都已經閒了下來,走到櫃檯前面。
“請問黃金兌錢怎麼算?”
“一張銀票等於八貫大錢,一張金票等於十六章銀票,怎麼樣,夠簡單了吧。”櫃檯後的人跑過來殷勤的說。
“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