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晃、張有財等冤句縣地主,帶著自己的人手給流民發糧,趙玉潔帶來的百多名金光教信徒加入其中,約束流民維持秩序。
“無量神光。”
眼前的場景讓小蝶感受到了一種發自心底的愉悅,她雙手合十,“神使,遍地即將餓死的流民因為神教而活了下來,我們這是又做了一件大好事吧?”
盤坐在地毯上的趙玉潔神色平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道:“這重要嗎?
“阿蝶,你是我座下大弟子,當時刻謹守本心,不得為外物所動。
“世間萬般皆為虛妄,善惡是非無不如鏡花水月,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唯有傳播神的意志,發展壯大神教才是我們該關心的。”
站在趙玉潔側後的小蝶點頭稱是,旋即又問:“神使,我們可以讓劉家、張家等人不被流民所破,但義成軍與忠武軍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若是劉家與張家被大軍所踐踏,家破財失,而金光神卻沒能庇佑,想必他們不會再相信神的力量,我們便有可能失去他們的信奉。”
趙玉潔笑了笑,“若是好事降臨在他們頭上,那是金光神庇佑的緣故,若是壞事降臨在他們頭上,那則是他們沒有誠心信奉金光神,金光神這才沒有降恩。
“信徒不應該指責金光神,而應該反省自身,懷疑金光神是對神的褻瀆,只會招來災禍。”
小蝶張了張嘴:“神使,這樣的說辭那些大字不識的流民會信,劉晃這種見多識廣、讀書不少的聰明人會信嗎?”
趙玉潔笑而不語。
小蝶恍然大悟:“弟子明白了,神教要的信徒本身就是愚笨之輩,而不是聰明人。前者天生容易被蠱惑被掌控,後者則心如磐石難以撼動。
“但天下聰明人本就很少,在事關自身利益的事情上,還能維持清醒的智者就更少——正所謂關心則亂,普羅大眾就夠神教所用了。”
趙玉潔微微頷首,表示對小蝶思考的認可,“對,但不完全對。”
小蝶低首道:“請神使教我。”
趙玉潔道:“神教要發展壯大,怎麼能缺了聰明人?而真正的聰明人,亦是願意成為信徒,為神教所用的。”
“因為什麼?”
“很簡單,只有兩個字。”
“利益?”
“不錯。”
小蝶再度心有所悟:“弟子明白了。
“天下聰明人雖然少,但比起高官厚祿、權貴顯位來還是太多了,有大量聰明人無法在俗世顯赫人前,而神教能給他們一片天地。
“只要他們能在神教擁有地位,則權勢財富一樣不缺,且能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享受信徒的尊重敬畏。
“神教信徒越多規模越大,對俗世的影響力越大,對這些聰明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會有更多聰明人願意投身神教。”
趙玉潔二度頷首,很滿意小蝶不斷進步的悟性,補充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鮮少有人懂得知足常樂。
“劉晃這個縣邑大族之主,想要獲得更多財富更高地位,尋常情況難有很好的機會,但加入神教卻可以讓他們有青雲直上的天地。”
小蝶低頭道:“弟子受教了。”
正因如此,哪怕在成為神的信徒後,仍有艱難困苦,會遇到挫折挑戰,劉晃這種人也不會輕易捨棄金光神。
愚笨之人信奉金光神,是真的在信仰神靈,聰明人上位者信奉金光神,則是信仰神靈可以帶給他們現實好處,故而神靈與信仰都只是他們手中的工具。
沉吟半響,小蝶又有了新問題:
“神使,雖說流民大多見識淺陋、頗為愚昧,可如果義成軍、忠武軍席捲而來,把他們殺得七零八落,而金光神卻沒能保護好他們,他們的信仰還會堅定?”
趙玉潔不以為意:“不信奉金光神,他們就能在大軍的鐵蹄下保全自身?信了金光神,至少還有個希望,能夠自我安慰——而這,本就是神教存在的基礎。
“再者,人間苦難深重,他們存在於世,本就是為了償還前世罪孽,被屠戮不過說明他們前世罪孽太深,是題中應有之意。
“對活著的人來說,若是就此捨棄神,那就是沒有經受住神的考驗,來世不配進入神國,得享無上極樂。”
小蝶再無疑問,雙手合十低聲誦唸:“無量神光。”
這時,趙玉潔站了起來,向前邁步行去。
小蝶緊隨其後:“神使慾望何處?”
趙玉潔步伐平緩、大氣而堅定,彷彿天塌地陷也不能讓其紊亂分毫,“雖說我們有控制信徒思想的教義,但現實難處也不能不解決,如此神教才能迅速壯大。
“義成軍、忠武軍之禍迫在眉睫,現在,該是金光神為信徒消災解難,庇佑冤句縣的這些流民與地主,讓他們可以安居樂業,見識真正的神威之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