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師在此區域活動的核心目標,一是開啟晉軍向西的缺口,保證反抗軍能從龍門至韓城一線源源不斷開進河西,第二個就是震懾京兆府,威脅關中長安,迫使秦國自亂陣腳。
現在第一師活動的範圍是只有兩三百里,不算很大,但如果秦軍不能迅速遏止其勢,那麼不用多少時日這個範圍就會成倍擴充套件。
屆時秦國想要滅火都難不說,長安城都得面對兵臨城下的危局,一日三驚。
「若是秦軍果真如此調動,那壓力就全都到了二十一師與河西軍第一師身上,正面戰場的蒲津關與函谷關可以緩上一大口氣。」
趙遜尋思著道,「這當然是我們最想看到的局面,那會給我們最好的機會,甚至是一戰而定關中、滅偽秦。但秦軍會如我們所願嗎?」
趙寧輕哂一聲:「事到如今,他們還有選擇?」
總不能坐視關中被革新力量吞沒。
開戰伊始秦國就以畢其功於一役的決戰思想,將大軍盡數調到了前線,在京畿沒留多少部隊,這些兵馬只夠守衛長安城,根本沒有機動兵力來應付河西軍第一師。
河西軍第一師不只是一萬多戰士,而是配合一品樓、國人聯合會在進行聲勢浩大的戰爭,發動的普通百姓可是一個巨大規模。
「客觀上沒有選擇,主觀上只怕秦軍也願意這樣安排。」趙遜露出笑容悠悠地道,「警衛旅在官東城戰場的表現有目共睹,現在你相信他們了沒有?」
趙寧很平靜:「只能說信任多了一些,具體還要看他們後續表現。」
見趙寧強行平靜,趙遜樂觀地笑出了聲:「那是不是可以讓範子清在蒲津關做相應準備了?」
趙寧點頭表示同意。
依照早就有的預案,趙遜出門派人去通知範子清接下來的行動。回來的時候他發現趙寧挪了位置,站到了另一個沙盤前——那表現得是江淮戰場的情況。
先定關中再平江南,這是既定策略。
趙遜知道趙寧關心的是什麼,他們跟秦軍的戰爭還需要一點時間,解決了秦國反抗軍才能大舉增援江淮,吳軍當然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隔岸觀火,他們一直在努力進攻。
現如今,江北十四州已經打成了一鍋亂粥,吳國兵馬長驅直入,反抗軍則依託民眾進行運動作戰遊擊作戰,以有限兵力千辛萬苦與對方周旋。
「吳軍先鋒到了淮河,已有渡河侵入中原之象。」趙遜說著最新軍報,「中原無兵,若真是讓他們渡河北上,那中原就會成為地獄。
「你怎麼看?」
趙寧曬然:「他們拿什麼渡河北上?江北淮南有反抗軍三個軍,他們又不是吃白飯的,我不信他們會讓吳軍成功渡河。」
總體來說,江淮戰場看似危險實則暫時無虞,趙寧根本不擔心什麼。反抗軍戰力如何,江北十四州革新基礎如何,他是清楚的,要是這點兒信心都沒有,那也不用以一敵三。
比起江淮戰場,趙寧更關注秦軍什麼時候分走蒲津關、函谷關的部隊。北境兵馬業已完成調動,該做的準備他都做好了。
......
華陰,秦軍總指揮部,孫康又在作戰室見到了魏無羨。
後者大馬金刀的坐
於太師椅上,一個簡單的姿勢便生出幾分虎踞龍盤之氣,相比於上次,他這回的怒氣明顯更濃,自孫康進門便雙目如刀地死死盯著對方,彷彿要將其一口吞下。
面對魏無羨不加掩飾的威壓,饒是雙方修為境界相同,王極境後期的孫康也不禁感到深重壓力、
那是來自王權的虎視,飽含殺伐之意。
「本帥相信你的能力與品性,所以沒有插手你部的兵馬調動,不曾安排人去具體指揮戰事,給足了你這個一方主將應有的尊重,可你是怎麼回報本帥,回報秦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