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來明日城已經有些時日,他在瞭解這個世界的同時,同時也在思考往後大晉皇朝跟此界往來之際,會是、該是什麼樣一番面貌。
誠然,此界文明有它高度發達的地方,科技先進,生產力非本界能夠望其項背,所以在彼岸界形成已成事實的情況下,與此界交流對大晉皇朝有利。
然而往來並非只關係到大晉皇朝,別的不說,跟格蘭帝國的競爭關係就必須認真考慮。
趙寧離開本界時,格蘭帝國的無敵艦隊已經叩關,悍然入侵中原皇朝的疆土,並且手上沾上了晉人的鮮血。
大晉皇朝與格蘭帝國的交鋒,正在進行,不可能隨便終止。
可以想象,在格蘭帝國與天蟻集團同盟關係相當穩固,且彼此來往了十年的情況下,一旦大晉與此界的擺渡橋完成搭建,大晉皇朝與其在此界的盟友,必然遭受對方的詰難、破壞,甚至是進攻。
如若不然,趙寧怎麼會在外太空被人家炮擊?
俗話說先發制人,在格蘭帝國具備遙遙領先優勢的情況下,大晉皇朝如何確保自己的周全,如何與自己在此界的盟友共同奮戰,一方面保證擺渡橋的穩固、雙方交流的平順,一方面實現後來者居上?
這個答案趙寧一早就有。
革新。
他知道革新的力量,知道全民團結,為了同一個信念而奮戰,會爆發出怎樣的能量。大晉皇朝之所以能戰勝吳國、秦國、張京三方的聯盟,追根揭底靠得是這個。
幫助自己的此界夥伴完成革新,他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彌補十年歲月帶來的差距。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大晉皇朝與此界某個勢力建交之後,雙方就應該是盟友,而如果對方本身是壓迫人剝削人的階級,那大晉皇朝算什麼?
與邪惡做了朋友,自己就不可能再是正義。
想革新沒有問題,關鍵在於,這裡有沒有革新的土壤。
一開始趙寧認為有,因為這裡充滿了壓迫剝削,公平與正義並未得到彰顯,民眾在文明高度發達、物質極大豐富的世界裡,生活得苦不堪言。
但是隨著對明日城瞭解的加深,趙寧心中漸漸有了猶疑。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句話聽著很熱血很正義很美好,然而事實情況往往並非如此。反抗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一般人承受不起。
而在明日城,這已經不是代價不代價的問題。
這裡的人他見過了,最大的感受只有兩個字:麻木。
動物般的麻木。
他們已經適應了這裡的世界,強者欺凌弱者,弱者抽刀向更弱者,沒有人為了眾生起來奔走呼號。
在這裡有那麼多大小勢力,卻無一個是普通平民.聯合起來,保護自己利益的產物。
就更別說反抗。
唯一一個曾經反抗過統治階級的,竟然是身為黑.幫的龍騎士團!
但是,龍騎士團能代表普通民眾的利益嗎?
趙寧沒有一下子就給出否定的答案。
相反,他在嘗試,在試探。這就是他在龍騎士團豎立新規矩的原因。是與不是,成與不成,總得努力過實踐過,才知道。
正因如此,當他聽伊麗莎白說,要發動外城區所有幫派,聯合起來對付野狼團,並對抗內城區的時候,他很支援。
他想要看看
,這些幫派到底可不可用。
或者說,這些幫派裡,到底有沒有一些可用的人。
是不是連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