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趙寧肯定的答覆後,蕭不語只是稍加叮囑與勉力,沒有說太多話就放了趙寧跟方鳴回去。
從始至終,蕭不語都沒有跟方鳴說過話。身為王極境中期的二品大上師,能讓元神境初期的六品上師在自己面前露個臉,蕭不語已經是格外給方鳴面子。
看著兩人離去,劉晃心有所感:
從今往後,神教、神戰大軍內部那些普通人在遭受不公與欺壓後,就不能胡亂鬧事,只能透過白衣派發聲,按照神教的規矩與章程維護自己的利益。
如果他們敢不透過白衣派擅自胡為,神教就可以說他們有既定渠道不走,不是別有用心就是故意搬弄是非,白衣派也不會站在他們那一邊。
結果只能是被孤立,得不到教眾、信徒、百姓的支援。
這就像官府門前的鳴冤鼓。
有了這面鼓,百姓好像有冤就有渠道申訴,實際上那不過是個幌子、擺設,敲了鳴冤鼓到了公堂首先就要挨殺威棒,且案子如何審仍是官府說了算。
但因為鳴冤鼓的存在,官府就可以說他們給了百姓伸冤的通道,百姓不去鳴冤鼓只能說明他們實際上沒有冤屈,鬧事就只是鬧事。
這些想法劉晃沒有說出來,從蕭不語面前躬身退下。
蕭不語繼續看著冤句縣,眉眼平和。
白衣派如果發展得不好,那就只是神教的遮羞布,掩人耳目罷了,真正用處不會大——不會為普通教眾、信徒戰士提供多少實質幫助。
但只要它是一股正經勢力,在神教內部就不能忽視。
如果神使看重白衣派,有意借白衣派變革神教,肅清神教風氣加強內部團結提升神教整體力量,那麼白衣派就會發展得很好,成為神教內部一個極為強大且強勢的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蕭不語不會對白衣派坐視不理。
他會把白衣派緊緊握在自己手裡!
白衣派是在他節制曹州神教力量,統領曹州神教大局時,在他眼皮子底下建立的,且獲得了他的允許,那就不可能跟他脫得開關係。
他統領白衣派,成為白衣派的最高領袖順理成章!
強大的白衣派,領袖不可能只是一個元神境後期,尤其不能是一個外來的,剛剛加入神教不久的江湖修行者。
它必須握在神教核心高層手裡!
魏安之、方鳴拼盡全力發展白衣派後,如果白衣派真能達到十萬之眾那樣的規模,那這份勝利果實,蕭不語一定會毫不客氣的摘過來!
這,才是蕭不語默許,甚至支援白衣派組建、發展的根本原因。
“倘若白衣派真的成了大事,屆時我將這股力量握在手中,在神教的地位與影響力,除了神使與首席大上師將無人能及。
“如果形勢好,我甚至可以跟首席大上師扳一扳手腕!”
蕭不語目露精芒,心念百轉,“那時候神使都得對我百般倚重,我將顯赫於整個神教甚至是整個人世間,成為信徒們頂禮膜拜的物件,權勢威壓一時,美名千年不朽!”
想到這裡,蕭不語長吸一口氣,將心緒平復下來。
回到汴州,他就會根據神使的態度,視情況在白衣派中安插自己的心腹力量,並給他們提供上位方面的幫助,方便日後順利摘取果實。
......
趙寧轉身從蕭不語面前離開的那一瞬,便想到了蕭不語允許、支援白衣派存在的種種可能,這裡就包括對方想要摘果子的圖謀。
趙寧嘴角微揚,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嘲諷。
他當然不在乎對方是不是覬覦白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