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鎮之主,郡王這個爵位,張京其實自己就能封自己。
但能封是一回事,別人認不認是另一回事。
現在有楊延廣封他,那麼吳國上下就都會認同他這個身份,所有認同吳國這個存在的人,順帶著也會認同他。
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個官職是新出現的,自從府兵制崩潰,大都督府漸漸變得有名無實,名義上統帥天下兵馬的軍方最高職位,就從大都督變成了天下兵馬大元帥。
大晉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是趙寧。
吳國的兵馬大元帥只能稱吳國兵馬大元帥,稱不了天下,人選是楊佳妮的父親,楊佳妮這個大將軍統率的是吳國禁軍。
——楊延廣是楊佳妮的祖父;吳國禁軍,是藩鎮軍之上的中央軍。
楊延廣給了張京副元帥的官職,即是讓他擁有了吳國軍方第二人的尊貴地位,是楊氏之外的第一人。
這兩個賞賜,包括金銀珠寶在內,在性質上都是吳國該給的,他張京攜四鎮投靠吳國,吳國當然需要用高位顯爵來安置他。
但郡王、副元帥的位置,畢竟太高了,正常情況下楊延廣未必肯給。
義成、武寧兩鎮,則是楊延廣補償張京失去的洛陽、河陽兩鎮,義成如今在大晉手中,節度使是耿安國。
楊延廣的意思很清楚,只要張京率部好好奮戰,一旦吳軍打贏了中原之戰,張京的好處少不了。
至於武寧一鎮,楊延廣就算願給,張京也不能要,徐州現在都被吳軍佔了,他難道還能讓對方把地方騰出來?
楊延廣這樣做的意思,是表示對張京的信任與重視,讓對方知道自己不會虧待他。
張京當然得態度堅決的不要武寧,以表自己對楊延廣的尊重與臣服。
兩人推辭一番,楊延廣便把兗州許給了張京,承諾只要打下義成跟兗州,張京馬上就能恢復四鎮之主的身份與地盤。
一來二往,君臣相得益彰,彼此之間的關係得到確認與穩固。
當然,這都是明面上的姿態,暗地裡,張京還是憤怒得兩天沒睡著。
楊延廣一離開汴梁回徐州,張京便馬不停蹄去見趙玉潔。
乾淨素雅的宅院內,趙玉潔坐在寬敞明亮的亭臺中,聽罷張京的抱怨與憂慮,淺笑著放下手中的金光教經典,好整以暇地道:
“如若換了我是廉使,此時應該高興才是。”
張京牛眼一瞪:“平白丟了兩鎮,我還應該高興?義成、兗州兩鎮說是給我,還不是要靠我去打下來,我有什麼理由高興?”
雖然打義成、兗州,吳軍會出力,而且基本是承擔主力位置,但張京畢竟還是要去打,得付出代價,而且好不好打下來還兩說。
跟曾經的天下至銳河東軍交手,與威名赫赫的大齊戰神對壘,但凡是個軍中將領,就不可能不感到深重壓力。
趙玉潔接過小蝶遞來的茶水,舉止輕柔的啜了一口,放下茶碗的時候笑容不減地道:
“廉使投靠吳國,這四鎮之主的位置,本來就坐不長久。
“他日一旦楊氏得了天下,難道還能允許麾下有手握四鎮兵馬與軍政大權的存在?到了那時,廉使若想保全身家性命,就得乖乖交出權柄。”
張京端茶碗的手僵在半途,這麼長遠的事他倒是還沒想過。但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現實也必然如此發展。
相比較而言,還是郡王的尊貴與副元帥的地位,來得更加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