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之佔據了塔山前衛之後,就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了。
他只是命小六子派出一隊隊哨探去各處打探情報,這些日子的戰鬥也只是雙方哨探進行的小範圍戰鬥,這些戰鬥加起來,也就十幾場的樣子。
在哨探作戰的同時,王則之命劫掠建州各部的楊國返回。
崇禎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這一日塔山前衛,王則之營內,前去關外查探訊息的哨探回來了。
“報,寧遠噩報,十月初二,皇太極取道蒙古,避開袁崇煥防守的關寧錦防線,繞道蒙古地區,已從龍井關和大安口破牆入關了。”
“其它地方的情報呢?”
“寧遠城中的軍士不讓屬下過關,無法繼續前行。”
主帥不在,守城的軍士不敢擅自放哨探過去,就把他擋了回來。
“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
“是。”
哨探退下,王則之陷入了沉思。
明明他已經著重提醒過袁崇煥了,為什麼還是這樣的結局?
想再多也沒用,現在他要做的是打好眼前的這場戰鬥。
王則之展開地圖仔細的看了起來。
在後金的地盤上,王則之已經佔據了塔山前衛、三萬衛、塔木魯衛、科爾沁駐牧地、北方要塞。
除此之外,東南方向的建州各個部族也被楊國掃蕩了一遍。
楊國俘獲了牛羊物資無數,抓獲的俘虜更是達到了兩萬餘人,這其中還有一些是克什克騰部的族人。
這些俘虜和物資被集中到龍安衛(今長春),經罕哈,順著潢河,過克什克騰部駐牧區,達永紹不,路過土默特駐牧地。
由新平堡入關,最終被李化帶領的軍功兵們看管起來。
從新平堡至龍安衛長達千餘里,李化安排前來接應的人一時半刻趕不過來,不得已王則之分了一千精騎把他們押回去。
王則之不僅要把他們運回去,還不能讓他們死在路上。
幸好,在王則之出征之時,並沒有斷了各個被給點的物資運輸。
要不然這些後金的百姓千里行進,還沒到大同府就要被餓死了。
在別人眼裡,這些金人是敵人,在王則之眼裡並不是,這可是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的人啊,都是同族,不能妄行殺戮。
王則之看過地圖之後,心裡已經有了想法。
他命人把楊國、小六子,還有冒著生命危險跑過來的王先都叫了過來。
“王先說說你知道的情報和部署。”
“是。”王先對著楊國和小六子施了一禮,這才鄭重的說了起來。
“阿敏貝勒親率重兵把守在建州衛,守在城中的兵馬有阿敏貝勒旗下的萬餘精銳,索諾木的幾千親衛軍,一千城守,另外還有一萬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