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王承恩既然你什麼都知道了,那你給朕出個主意,朕應該拿王則之怎麼辦啊?”崇禎把山西巡撫宋統殷、宣府巡撫耿如杞還有魏雲中上報的一道摺子遞了上去。
這摺子裡報的正是王則之擊潰虎蹲兔,收復漠南蒙古的訊息。
“臣萬萬不敢替皇上作主。”
“還有你王承恩不敢做的事?朕偏要你出個主意,否則,朕就殺了你。”
“皇上,臣以為應當立刻將王則之法辦,押入大牢。”
“王則之久居歸化城,他的麾下更是有數萬精兵強將,萬一激起兵變,那將會遠勝於陝西的反賊之亂。”
“皇上所言極是,臣考慮不周。容臣想一想。”王承恩擦了擦額頭上汗水,吞嚥了一口口水,神色艱難的想出了一個辦法。
“臣以為,若要抓捕王則之,萬萬不可動用錦衣衛和禁軍,那樣容易引起兵變,更加不能明目張膽的抓捕。”
“不要說廢話。”崇禎不耐煩的說道。
“依臣來看,應該以王則之麾下的將領來抓捕王則之。
這個將領首先要忠於皇上,其次,在軍中身居高位,有一定的威望,只有這樣才能穩定軍心。”
“有這種人嗎?”
“有,王則之麾下的大同忠義營,有一員將領,名楊國,原本是大同邊軍中百戶。”
“不錯,此人不錯,朕可以用他來取代王則之,升他為千戶,不,升他為大同府總兵,讓他為大明效忠。”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在抓捕之前,應該下一道封賞,用以麻痺於他,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他。”
“好,就依此計行事。”
崇禎定下此事,隨後召集了二品以上大臣,開了個小會,會議的內容就是如何封賞王則之。
“山西總兵王則之力抗虎蹲兔,先收復河套,後平定漠南蒙古,此乃開疆拓土的不世奇功,按例應官位從一品,授榮祿大夫。
不過,王則之以命保舉陳奇瑜平定陝西叛亂,而今陳奇瑜剿賊不利,王則之就成了有罪之人。
功過相抵,只能加授正二品龍虎將軍。”
大臣們商討好之後,吏部尚書王永光上前回稟道。
崇禎對於大臣們商討出來的結果很是滿意,原本他就不想怎麼賞賜王則之。
王則之屢立奇功,如果現在就給他升到一品了,等他收復了遼東的時候怎麼辦?
哪不成還得給他封個異姓王?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王則之幹了很多越俎代庖的事情。
有私開互市、新封了個順義王、私自編收了塞外諸部的牧民為戶民。
他乾的這些事情,使崇禎覺得自己作為皇帝的威嚴受到了威脅。
所以,他要幹掉王則之,扶持一個聽話的將領。
他都要幹掉王則之了,自然不願意給他太高的封賞,對於大臣們商量出來的這個封賞崇禎很是滿意。
“如此甚好,擬旨吧。”
......
崇禎二年,五月初五。
王則之趕回歸化城之後,把駐守各地的兵馬都聚集了起來,原先解散下去的軍功兵又召集了回來。
由於他手裡的大部份銀子、糧食都屯在大同府,不得已,他把建設兵團給調出來,前去大同府押運錢糧到歸化城。
王則之看著手裡的報表,經過與林丹汗一戰,他手裡的編制兵只有三萬餘人了,軍功兵也只有一萬餘人,倒是臨時兵越來越多了。
畢竟,他收編了林丹汗遺失的族人,最關鍵的是喀爾喀三汗送回來上萬戶逃到他那裡的察哈爾、鄂爾多斯部族人。
有了這些人的加放,他手裡的臨時兵已經達到三萬餘人了。
七萬多人,就是打不過崇禎,也能在大明朝身上咬下一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