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正月二十五。
祿格和託博克瓜分了高杭的族人,同時召集了四千餘青壯,這一日他們拿下了俄木布的護衛,包圍了俄木布的大帳。
俄木布喝的醉醺醺的,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祿格,逃兵都解決了?”
俄木布迷迷糊糊的問道。
“你已經不適合當我們的王了,你錯誤的行為惹怒了明人。
而今明人帶著犀利的火器打上門兒來了。
西邊的葉爾羌人,北邊的喀爾喀人,對咱們土默特部虎視眈眈,土默特部已經腹背受敵了。
我們土默特部將要遭受前所未有的災難了,而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你想拉著整個部落與你陪葬嗎?”
祿格進入大賬怒聲喝斥道。
“放肆!反了你了,衛兵,衛兵!”
俄木布聽到祿格的喝斥,憤怒的站起來,大聲叫喚著。
“哼,你喊破喉嚨也沒用了,現在部落裡全是我們的人。”
祿格把手放在刀柄上,眯著眼睛隨時準備拔刀,要不是王則之交代過要活的的,他真的忍不住會宰了俄木布。
“誒,他怎麼說也是咱們的王,不能殺了他,我們需要他召集族人。”
託博克按住祿格的手,阻止了他拔刀。
祿格鬆了刀柄,惡狠狠的颳了一眼俄木布。
俄木布聽到兩人的話語,立刻清醒了大半。
“你…你們要造反了?”
俄木布顫抖著說道。
“你給我聽著,眼下我們只有一條活路,那就是帶著族人投降明朝,向著三娘子城遷徙,要不然咱們只有死路一條,聽清楚了沒有?”
祿格提著俄木布的衣領,惡狠狠的說道。
“好,好,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俄木布被嚇壞了,他只是木然的答應。
俄木布答應了祿格的提議,立刻召集族人,宣告下去準備舉族遷徙。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族人都響應了他的號召。
因為有些族人不想離開這裡,選擇繼續留著,有些族人投奔北方的喀爾喀親戚去了,有些族人往更西邊的草原上去了,還有一些蒙化的漢人準備逃到陝西討生活去了。
最後聚集起來的族人只有四萬餘人。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明朝經常採取報復的行動,每年秋季,派兵深入草原縱火焚燒草場,稱為“燒荒”,使牧區的牲畜因缺草而無法過冬。
明軍還經常偷襲蒙古的營地,趕走大量的牲畜,稱為“趕馬”;他們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對牧民駐地進行快速精準的斬首行動並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稱為“搗巢”。
此時河套地區的牧民們,又回到了單一、脆弱的遊牧經濟。
史書記載,北虜散處漠北,人不耕織,地無他產,虜中鍋釜針線之日用,須藉中國鑄造,鈾緞絹布之色衣,惟恃搶掠。
韃虜不能不資中國以為用,在不能夠從明朝以和平貿易方式取得所需物資的情況下,河套地區牧民們的生活陷入極大的困難之中。
例如,他們缺乏布帛絹緞,衣用全無,氈裘不奈夏熱;又如,他們缺少鐵鍋,生鍋破壞,百計補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為食。
類似的記載史不絕書,其瘦餓之形,窮困之態,邊人共憐之。
加之俄木布屢屢戰敗,把族中的青壯帶出去,卻再也沒有帶回來。
他的族人們心灰意冷之下,不想再跟著他了。
俄木布也知道,祿格的提議是對的。
因為此時的河套,沙漠化嚴重,已經不適合族人生存了。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