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諸部為了反抗林丹汗的統治,已經出兵北征去了。
在右翼諸部北上的時候,林丹汗為了獲得糧食,不再等待,而是率兵進攻遠在千之外的阿祿部去了。
右翼諸部帶走了部落裡僅剩的青壯,王則之也心安了不少。
他開始安置麾下出徵的將士。
戰死的,有親屬的送回遊擊營,沒有親屬的就地火化,裝好骨灰,送回遊擊營供奉。
受傷的統統送回大同府營地養傷。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軍士們的餉銀,還有軍功所得發放下去。
除了他麾下軍士們的餉銀,王則之還派人通知大同府各處守軍前來歸化城領取朝廷拖欠他們的糧餉。
這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王則之下的決定。
他擔心大同府內的守軍會鬧餉,而他需要留在塞外鞏固對於歸化城的掌控。
所以,大同府不能出亂子。
他讓這些軍士出關前來歸化城領餉,也有彰顯武力的意思。
你們看,肆虐邊關的林丹汗都被打敗了,歸化城都收復了。
現在糧餉也給你們發了,你們在大同府最好別鬧騰。
在這些軍士們來領餉的時候,王則之順便把各個火路墩、堡城內的真實守軍進行了一次摸底。
這樣他就清楚大同府到底有多少可戰之兵了。
崇禎元年,十一月二十八。
雖然已是冬天,草原上已經下起了鵝毛大雪。
由殺虎口出關,前往歸化城的路上,仍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不止有出關做生意的商人,還有陸陸續續前來領餉的各墩堡軍士。
“包子,熱呼呼的包子。”
“冰糧葫蘆!”
“客官過來吃碗麵吧。”
......
此時的殺虎口已經變的頗為繁華,前來經商的小販越來越多。
在殺虎口的關隘處,豎立著八個巨大的木牌。
“說話和氣
買賣公平
借東西要還
損壞東西要賠償
不打人罵人
不損壞莊稼
不調戲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