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謝大人。”
“我給你們營起個名字吧,朝廷拖欠了你們十個月的糧餉,你們也沒有鬧餉譁變,有忠有義,你們都是大同的守軍,就叫大同忠義營吧。”
“謝大人賜名。”
楊國領命退了下去。
他一邊咀嚼著這個名字,一國哼起了小曲。
“馬蹄南去,人北望...”
這小曲的音調明顯就是王則之剛則唱的那首歌。
他來的晚只聽到這幾句,不過他覺得很好聽就記了下來。
連王則之都沒想到,他只是隨性而唱的一首歌卻被軍士們牢牢記住並傳唱了下去。
接下來的日子王則之都是在備戰。
崇禎元年,十月初九,準備完畢。
他整頓出來五千騎兵,其中一千是重甲騎兵。
大同府留守了一千兵馬,殺虎口留了一千兵馬,火銃營、火炮營保持原編。
其他兵馬全算作後勤部隊。
第一戰距離殺虎口最近的玉林。
王則之大軍壓境,他們的騎兵還沒到玉林,城內的韃子就已經跑光了。
當日林丹汗於殺虎口外大敗,這些人第一時間知道了訊息,此刻一個個跑的比兔子都快。
收復玉林不廢吹灰之力。
接著是九龍溝、雲川。
據探馬回報,九龍溝、雲川已經人去城空了,直接派人佔領,修繕一番擺上弗郎機炮就行了。
王則之陳兵雲川,等待後續火炮的到來。
歸化城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陰山山脈大青山,可通北部豐美的草原;南臨波濤滾滾的黃河水,與鄂爾多斯高原隔河相望;東連連綿起伏的蠻汗山;西連河套,為西進甘寧之門戶。
它坐落於黃河、大黑河沖積而成的平原上。
這裡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
明隆慶六年,駐牧於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領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陰,黃河之濱,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
該城竣工後,明廷賜名為“歸化城“。
這座規模較大的城池,在層巒疊嶂的青山輝映下,顯露著一派蒼鬱生機。
當時的歸化城由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當地蒙古族人民給她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庫庫和屯“,又譯為“呼和浩特“,漢意為“青色的城“。
歸化城週二裡,卻以磚,高三丈,南北門各一。
已經是一座成規模的大城了,單純的靠冷兵器很難攻克,必須使用火炮才行。
所以,王則之沒有急著馬上進攻歸化城,而是在雲川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