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自是熱情的將顧箏夫‘婦’迎進‘門’,熱熱鬧鬧的擺了席面、請了親朋好友聚到一塊再吃了頓酒,隆重的招待了梁敬賢這個回‘門’的‘女’婿。
酒散,太夫人悄悄把顧箏拉到榮壽堂說起體己話兒:“彎彎,新姑爺待你可好?”
因為顧箏是和梁敬賢假成親的,所以面對太夫人那關切的目光時,顧箏不由自主的覺得有些心虛和不自在,為了不讓太夫人看出端倪開、只胡‘亂’的點了點頭:“嗯,好,很好。”
顧箏的心虛落在太夫人眼裡卻成了初為人‘婦’的羞赧,讓太夫人頓時眉開眼笑:“他對你好祖母就放心了!對了,那你公婆、叔伯妯娌、兄弟姐妹呢?認親時可曾刁難你?”
顧箏輕輕的搖了搖頭:“不曾。”
太夫人聽了這才徹底放下心來:“那就好、那就好!那你今後就好好的跟著新姑爺過日子!”
說完太夫人又讓人把梁敬賢也請到榮壽堂,當著顧箏的面囑咐他:“我把彎彎‘交’給你了,今後你可得好好的護著她,別讓她跟著你受委屈!”
梁敬賢鄭重其事的當著太夫人的面承諾道:“祖母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的待彎彎,不會讓她受丁點委屈。”
太夫人聽了自是一臉滿意的點了點頭,左手牽著顧箏、右手拉著梁敬賢,語重心長的叮囑他們今後要相敬如賓、舉案齊眉,遇事不可意氣用事、逞口舌之快等等。
太夫人囑咐時梁敬賢一臉認真的傾聽、並偶爾點頭附和,讓顧箏見了不由有些納悶———他們不過是在演戲而已,梁敬賢有必要這麼當真嗎?
剛剛他還鄭重其事的向太夫人做出承諾,搞得好些真的要和她過一輩子似的……
因新‘婦’歸寧不能在孃家過夜,必須趕在日落之前回去,因此顧箏和梁敬賢陪著太夫人說了一會兒話便起來告辭,不敢在岑家耽擱太久。
梁敬賢夫人一出‘門’,岑家請的樂班子便按照習俗敲鑼打鼓的送新婿梁敬賢回家;三日後,岑家又按照大豐習俗送綵緞、蜂蜜並油蒸餅到梁家,謂之“眗‘女’”;七日後,岑家再送了一套頭面給顧箏這個外嫁‘女’,謂之“洗頭”;一月後則大會相慶,謂之“滿月”。
一直到滿月,這成親後的禮數才慢慢的少了去,讓顧箏這個新嫁娘總算得以鬆一口氣,開始把‘精’力放在如何適應“梁家三少‘奶’‘奶’”這個身份上……
…………
且先不提顧箏這頭如何,卻說這一日梁三夫人孃家那頭來了個遠房親戚、葉七雄。這葉七雄和梁三夫人本家隔得遠、家世也遠遠比不上樑三夫人孃家,不過是個小小的守備。此番他前來找梁三夫人也是想求她幫著辦件事兒,畢竟梁三夫人怎麼說也是宣平侯府的夫人,總歸有些‘門’道可以幫著走走。
葉七雄一見到梁三夫人便一臉悲慼的道:“姑‘奶’‘奶’,您那侄子葉輝早早的就和長安縣劉財主的‘女’兒劉鳳歌定了親,原定好再過個一、兩年便把人給抬進‘門’來!不曾想前幾日卻有戶張姓人家上‘門’,硬是說要求娶劉鳳歌、讓我們葉家把親給退了!”
“那劉鳳歌倒也不是什麼大家閨秀、我們也不是非她不娶,若是換在平日倒也不是退不得親……可如今是人家硬‘逼’著我們葉家退親,倘若我們真的怕了張家、聽他家的話把親給退了,那我們葉家這一脈人的臉面豈不都丟光了?”
葉七雄簡單的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後,便把梁三夫人的胞姐裕王妃給抬了出來:“我們丟了臉面倒是事小,若是累得王妃娘娘也跟著一起丟了臉面,那可就是天大的罪過了!所以我這才急忙忙的來求姑‘奶’‘奶’您,希望您能想個法子給張家遞句話兒,讓他家別再破壞葉、劉兩家的好姻緣,拆散早早就牽了紅線的一對鴛鴦!”
梁三夫人聽到這裡已然明白這不過是件兩家爭娶一‘女’的小事,這事說難倒是不難———只要讓德高望重、任福建總兵的梁大老爺出面說句話兒,和葉家爭的人家多少都得賣梁大老爺幾分面子,這事兒便也就成了。
世家遺珠:
第三章勸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