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還沒有起飛的時候,方浩就收到了葉雯雯的微信——網路售書那一塊,基本上已經停頓了的,今天突然就增加了幾百單,現在留在他們那裡的書已經不夠了。
留著的書本來就賣得只剩下幾十冊了,方浩這一次參加節目又帶了十來本送人,那就更少了。
因為還有那麼幾十本沒有賣掉,所以廣告也沒有撤掉,誰也沒想到,突然間一下子又增加了幾百冊的購買。
六十八一冊的定價,幾百冊那也是不少的錢,放棄就未免太可惜了。
葉雯雯發微信就是要問一下方浩,要不要跟印刷廠談一談,再印個幾千冊救救急。
或者是現在就啟動十萬冊的重印計劃,不用等著節目效果出來了。
印書這種東西,印數越大,成本就越小,和印刷社的談判也更有主動權。
但是,如果印得太多了積壓在手上,那就得虧很大。
方浩也很猶豫。
做這個決定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猶豫了一會兒,覺得還是不要太冒險,穩健一點的好。
對葉雯雯說道:“先印個三千冊,應付完這一波再說吧。”
有幾百冊的單子打底,三千冊就算是虧也虧不了幾個錢。
等到他下飛機的時候,又改變主意了。
因為從葉雯雯這裡反饋過來的訊息是,現在的訂單已經突破到了一千多冊,還在增長中。
而他微博上面又增加了幾萬粉絲。
看起來,兩個女明星給他帶來的流量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那流量轉化為金錢的效率也比較高。
1000多冊,差不多就是10萬碼洋了。
方浩下定了決心,對葉雯雯說道:“十萬起印吧,找幾家印刷廠談判,看能不能夠將成本價格談下來。”
十萬冊對任何一家印刷廠來說,都是一筆大單,已經有了議價的能力。
1000多冊讓他有這樣的信心,主要還是在於流量帶來的轉化率,讓他對自己的商業價值有了一定的自信。
有的人增加幾十萬活粉,但是帶來的經濟效益未必能有幾萬塊錢。
但是他才增加20多萬活粉,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給他帶來了十來萬碼洋的訂單,這說明他的商業轉化率很高。
不只是那10來萬碼洋的問題。
葉雯雯回了一個Ok,就開始打電話給鵬城這邊的幾家大的印刷廠,開始談價格的問題。
手握十萬冊的印數,談價格有著很大的優勢。
方浩回到家的時候,葉雯雯已經談到了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
浩然文化公司的辦公室就設在方浩以前住的那間房子,但是葉雯雯並沒有去公司上班,就在家裡。
反正也沒有什麼業務,公眾號和快逗平臺上面的維護就是柳青在進行著,微博平臺很多時候是由唐小蝶在運營,葉雯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事務,她只是領了一個總經理的頭銜而已。
公司有大的事情,柳青才會向她報告。
當然,現在她也在學習商務方面的知識,給自己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