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祖,近段時間要委屈你隱身洪慶宮了。”
上座,得到朱聿鍵歸心的崇禎皇帝,一臉歉意的對他說道。
朱聿鍵備胎的身份,在自己沒有不測的情況下,是斷然不能讓人知曉的,以免多生事端,故而他才會這樣說。
“陛下,臣明白。”
朱聿鍵點點頭,爽快地答應。
事關江山社稷,他知道輕重。
更何況於他而言,已經被幽禁習慣了。
“有諸卿在,這下朕是真的放心了。”
接下來,崇禎皇帝對眾人交代了一些意外情況的應對措施之後,最後幽幽嘆道。
在萬般無奈下,決定御駕親征,為此崇禎皇帝可謂是殫精竭慮,左右騰挪,費盡心思。
套用後世一句時髦的話,是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若沒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支援,這一切都是鏡花雪月,空中樓閣。
而現在,王承恩執掌東廠、劉文耀領導錦衣衛,可以護衛大內皇宮以及朝廷諸衙。
溫體仁、王應熊、薛國觀、楊嗣昌組成的內閣班子,足以保證朝堂的正常的運轉。
英國公張之極父子和劉文炳統帥的京營,則可以有效的保障京師的安全。
還有五城兵馬司,會同順天府一道,共同維護京城治安。
至於確定備胎朱聿鍵,更是可以讓他了無牽掛,放手和天殺的韃虜一搏。
毫不客氣地說,御駕親征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這一刻,或許是崇禎皇帝心裡最真實的寫照。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並不止崇禎皇帝一人。
第二日午時過後,總督天下兵馬大元帥盧象升偕同三邊總督洪承疇和川陝巡撫孫傳庭求見崇禎皇帝。
“陛下,臣等三人經過商榷,擬定了一份對虜概要,恭請陛下御覽批示?”
賜座之後,盧象升立即掏出一份奏摺,態度恭謹地說道。
只是……
態度雖然恭謹,卻難掩神采間的那一抹自得。
也是,這段時間以來,崇禎皇帝調兵遣將,把大明所有的精銳全部聚集在京畿周圍,這讓原本缺兵少將的盧象升手裡頓時富裕起來。
尤其是崇禎皇帝查抄京城的晉商,敲打朝堂文臣勳貴,獲得大量糧食銀兩,使前線將士餉銀充足,士氣高漲。
也因此,作為主帥的盧象升,在制定戰術戰略上顯得特別有信心。
與此同時,洪承疇和孫傳庭二人亦是信心百倍,誓要和韃虜一較高下,青史留名,不負此生。
哪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