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暖閣裡,燭火跳躍,崇禎皇帝看了一眼委頓在地的老王,輕嘆了一口氣。
老實說,老王有此反應,崇禎皇帝絲毫不覺意外。
而且,崇禎皇帝可以預測到,自己御駕親征的決定,今後遭到反對勸阻的絕不是老王一人,而是朝堂上的所有人。
畢竟,按照目前的國情和時局,這個決定太瘋狂了。
即使再激進或者別有用心的朝臣,都不敢公開表示贊同。
但是,不管有多艱難,也不能動搖崇禎皇帝的決心。
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國家的戰略高度,更是挽救大明的最佳方案。
御駕親征,就意味著大明和建奴全面開戰,不死不休!
勝了,自然好處多多,不必多言。
縱使敗了,甚至皇帝沒了,也未見得是什麼壞事。
那樣,不管後來哪位皇帝上位,必然會把為先帝報仇、征伐建奴一雪國恥當成朝廷的頭等大事來對付。
而且,這有利於凝聚天下人心統一思想,朝野上下再也不會把建奴當成疥癬之疾無足輕重來看待。
如此一來,建奴就別想有猥瑣發育的時間和機會了。
這樣,漢人的花花江山或許就沒建奴什麼事了。
江山沒事了,今後華夏民族自然就不會墮入深淵。
怎麼想,在崇禎皇帝眼裡,御駕親征都只有百利而無一弊。
至於自己的人生安全,崇禎皇帝自動忽略了。
還是那句話,與國家大義相比,個人算不得什麼。
更何況,作為穿越者,崇禎皇帝覺得自己還是有一搏的機會。
輕輕揮舞袍袖,崇禎皇帝對匍匐在地的老王說道:“大伴平身,御駕親征之事,朕意已決,無需再勸。”
語氣雖輕,可內容卻很剛,乾坤獨斷不容置疑。
“老奴遵旨!”
老王語聲凝澀,淚痕隱現搖晃著站起來,只是口裡說著遵旨,臉色卻慘然一片。
於他而言,皇命固然不可違!
可皇爺生死,更是他擔心的頭等大事。
只是,他也知道,皇爺做出的決定,一般是九條牛也拉不回來的。
崇禎皇帝見狀,眉頭輕蹙,老王鬥志全無,這可不行哇!
朕接下來的許多佈置安排,還需要老王衝鋒陷陣呢!
“大伴無需憂慮,御駕親征一事,朕已思慮再三,雖未有萬全之策,但如能未雨綢繆提前佈局,卻也不必憂慮過甚。
只是讓大伴執掌廠衛,今後怕是要擔萬古罵名了。”
緊接著,崇禎皇帝又似緬懷又似後悔,長嘆著說出了後世總結的一句至理名言:“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請將不如激將,為了鼓舞老王的鬥志,崇禎皇帝也是煞費苦心了。
不過也只有忠義的老王,才有這樣的待遇。
聽了崇禎皇帝的話,原本死氣沉沉的老王身軀一震,完全明白了皇爺的用意。
原來,皇爺是想讓自己成為第二個九千歲啊!
不過仔細想想,如果皇爺御駕親征,朝中確實需要一個鎮得住的人或者一股忠於皇爺的勢力存在,方能讓朝局按照皇爺的意願發展。
否則,朝局有失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