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洛沉的事情就如此壯烈的開始,卻又平靜的結束了。
就在第二天,三位藩王和軒轅紫宸又重聚御書房。
這一次,每個人的表情都十分的凝重。
“這一次還僅僅是東臨國,下一次一定有其他國家,我們不能夠做坐以待斃。”
開口說話的,竟然是幽王。
這位看著十分陰沉,平時又十分沉靜的王爺,在這個時候竟然表現出了與平時完全不符的性格,寧王和魏王沒覺得有什麼,小皇帝卻覺得有些稀奇。
“事情的確是這樣,東臨帝王的條件太過苛刻,我們不可能答應。一旦答應這些條件,那麼下一次就有更加苛刻的條件送過來,而我們,不可能每一次都妥協。”
因為就算再怎麼妥協,也有一個度。
一旦超過了那個度,就會引起巨大的反彈。
既然如此,那不如從一開始,就什麼都不答應。
“這件事情的確是因為我們而起,如果我們沒有貿然進入京城,他們也不會趁人不備。陛下,從明日開始,微臣將離開京城,駐守封地。”
這三位王爺的封地剛好和東臨國相鄰,他們又不愚蠢,自然能夠想到,之前的那麼多次行動,定然有東臨帝王的插手。
三位藩王共同表態,小皇帝心中很是震驚。
軒轅紫宸卻是面色平靜,坐在那裡都已經喝了好幾盞茶。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其餘的我們到時候再商議,明日開始幾位王爺就先回去吧。”
說到這裡也是時候該離開,因為要回去也有一堆的事情要處理,但是三個王爺一個都沒動。
最終還是由寧王開口。
“之前因為南邊叛亂,損失了京城大批士兵,這一次,我們所在計程車兵也都是封地上的精兵,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夠達到之前的程度,但希望能夠留出一半守衛京城。”
寧王語氣很輕,但是態度很堅決,小皇帝也深受感動,從來沒有想到,幾位王爺竟然如此為南清著想。
“多謝皇爺爺。”
幽王和魏王看見了小皇帝微紅的眼眶,還有軒轅紫宸微微勾起的嘴角,場面一時間就變得很是溫馨。
“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陛下這一次也應該能夠懂得很多,希望能夠成為一個英明的陛下,不負先帝的英明。”
先帝若是能夠在這皇位上再坐上十年,只怕到時候,南清將是所有國家中最為強大的一個。
既然沒有如果,那他們就耐心的等待。
“多謝幾位皇爺爺,之前是我年紀輕,受了小人的蠱惑。以後一定謹言慎行,凡是重大的事情,也一定多多請教皇叔和其他大臣。”
“偏聽偏信,攝政王最文韜武略,樣樣俱全,但終究是有不太懂的地方,陛下應多多請教他人,完善自己。”
幾位王爺在御書房待了一下午,說的話語重心長,大多數都是對小皇帝的勸導。
而這一下午,小皇帝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