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不同於其他域大教。
其他域大教內的經文、神通,只傳核心弟子,或者是立有大功的弟子,可佛門卻廣開佛路,不偏袒任何一路教義,只要是佛徒皆可感悟、修行。
由此不難看出,佛教為何而強大。
當然,佛教之所以如此鼎盛,各種教義分支演化,同阿彌陀佛也是分不開的。
因為阿彌陀佛曾徒步走過西漠的每一寸土地,親身傳教,開枝散葉。
同時,佛門雖然只尊阿彌陀佛一人,但卻有那麼多佛法教義在流傳,沒有被定性為魔,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阿彌陀佛。
佛曾說過:眾人皆可成佛,不惟獨阿彌陀佛一人耳。
阿彌陀佛對佛法的寬容度,得以讓各種流派、教義共存。
除此之外,這片土地擁有無盡的神秘。
羅漢、菩薩、古佛在凡塵行走,與眾生同在,顯化神蹟,救苦救難,讓各種教義在這裡更加繁榮昌盛。
佛有言: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戒,盛眾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雖然這句話有誇大的成分在內,但也能說清很多了,佛之廣、之大,他域確實不能與之相比。
故而,雖然佛門尊阿彌陀佛,卻也認同一切真佛性,眾人皆可成佛,沒有正統與不正統之分。
佛門的這種教義,讓靈寶有所觸動。
這一路上他見到了一個又一個朝聖者,虔誠無比,一步一叩首,向著心中的聖地而去。
路上,有柔軟的草地,也有冷堅的石頭,但是他們所並不覺得這是什麼苦難,反而精神飽滿,內心有一種信念。
靈寶瞭然,有信仰的精神世界不會空虛,念力加持己身,等若是一種修行。
也許對於凡人來說,這是一種寄託,讓心靈得到了滿足,但對修士來說這也是一種磨練,若是得見心中聖地必然立地成佛。
阿彌陀佛果真了得!
“這種教義確實有獨到之處,尊阿彌陀佛,亦認同一切真佛性,也許會有人藉此成佛。”慕夕顏說道。
“成佛?伯母,心中尊他人,那不是已經斷了成道路了嗎,還怎麼成佛?”火麟兒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一路上她見到了不少朝聖者,皆無比的虔誠,在以生命膜拜,每一個人都的頭頂都有神性光輝溢位,心有寄託。
但這在火麟兒看來,成道者不應該惟我獨尊的嗎,信念他人豈不是斷了己路?
“成道路無數,有的靠外物,有的靠己身。”靈寶指了指周圍天地,“這天,這地,可以說是外物,也可以說是己身,皆看你如何看待,信念他人也好,不信念他人也罷,皆不過是給自己樹立一個信念罷了。”
“給自己樹立一個信念……”火麟兒聞言,陷入了思索中。
“心中信念他人,便言斷了帝路,惟我獨尊才能證道,這反而落了下乘。”靈寶說道,“你走向了歧途,惟我獨尊說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氣勢。”
“態度、氣勢……”火麟兒沉吟起來。
“你若是信念我,即使當世有人成道,天心印記也壓制不了你,我能讓你成道。”靈寶最後丟擲一個爆炸性的言論,“所謂的外物、己身,區別不過是你自己怎麼看,信念也是如此,若是信念別人,自己就成不了道,那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這種人已經與帝路無緣。”
靈寶的一番話,讓火麟兒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你是麒麟皇的女兒,信念你父天下無敵,是不是?”靈寶看著陷入沉思的火麟兒,笑著問道。
火麟兒點頭,她心中確實信仰其父,認為其父無敵天下,沒有什麼事是辦不到的,她終其一生可能都超越不了。
“一世不容二帝,世間所共知的真理,可真的是這樣嗎?在我看來,這並非為真,並非是這片天地的意志所阻,而只是沒有那麼強的兩個生靈同一世罷了。”靈寶說道,“有人成道了,其他人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嗎?並不是,那只是因為其他人不夠強!”